第4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爱国主义漫谈第4章完结
0-----------------------
执狭隘的纯经验性的社会心理了,它是一种中华儿女的自觉意识,这就是既 热爱母语、勇于维护它的纯洁和尊严,也尊重其他国家民族的语言传统和习 惯,乐于学习和掌握其他语种,吸收一切外来的精神文明财富包括语言方面 的经验,进行语言文学的建设和改革,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文字,使祖国的 语言文字更加纯洁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本身就凝聚着爱国主义的深沉感情。 第二,以音乐艺术活动为例。音乐艺术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 是人类创造生活、热爱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感情创造了音乐,音乐 激发着感情。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艺术。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民族的音乐舞 蹈,多是激烈的节奏,简单的旋律,因为那里炽热的太阳和气候培养了他们 热烈的、跳动不安的情感;欧洲许多国家的音乐充满理性和条理,因为较早 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他们过于注意自己的绅士风度;俄罗斯音乐粗犷而缓 慢,是因为广袤的土地和寒冷的空气给那里的人们以豪放宽广的性格;美国 音乐浪漫而多彩,显然是由于多民族文化共处产生出来的混血儿。中国音乐 是中国人的情感塑造出来的。中国人的情感总的说来是细腻、丰富、朴实、 热情的。但由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国土地辽阔宽广,中国人的情感 也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显得多种多样,中国的音乐自然就仪态 万千,变化无穷。东北民歌健康、朴实、明朗、高亢,带有浓厚的山林气味, 又像是冰雪在共鸣。蒙古的歌声豪迈粗犷,像是在伴着马蹄声歌唱,曲调随 着马蹄颠簸起伏,充满草原情调。新疆歌舞富于手鼓节奏,表达着人们热情 开朗的胸怀,使人联想到冰山雪莲以至风暴。黄土高坡,那里的音乐是山风 和土组成的。歌声直爽粗放、朴实无华,这是黄河两岸人民情感的典型流露。 江南的乐曲,表现的是山青水秀,象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歌曲柔情婉转,全 是生长在好山好水、肥沃大地上的江南人民细腻灵秀、聪颖活泼的情感的表 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他们 用情感编织着歌曲,用歌喉讴歌这片热土,这里的乡亲,抒发自己对故乡的 热爱之情,同时也用歌声感染、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唤起人们感情的强烈 共鸣。因为优美的歌声能引起人们的爱慕与追求,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甚至使人陶醉其中,神往留连。传说战国时代民间歌女韩娥在临淄的雍门一 带卖唱求食,他的美妙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三天以后还觉得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后人便概括成 “绕梁三日” 的成语来描绘此事。中国音乐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 体系。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形式,无数的杰出作品都包蕴着中华民族热爱家 乡的深沉情感,这种情感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和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 而逐步升华为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感,并从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的 交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爱国主义传统。无产阶级继承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 传统,自觉地把音乐艺术活动中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感升华到高度爱国主义的 思想境界。在我国历史上,人民高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抒发的是爱 国激情,投入的是保卫祖国的伟大战斗。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可爱的将士一 面柔情地哼着 《十五的月亮》,一面豪迈地干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的惊天动地的事业。 第三,以文学创作和欣赏为例。中国古代文学,素有 “以悲为美”的历 史传统,正如鲁迅所说,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个观点和传统,从上 古共工触山、精卫填海的神话中,就已初露端倪;从 《诗经》、《离骚》直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