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98章完结

第98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98章完结

怨声(正如他们刻板地对战前抨击德国军国主义的声音进行研究一样)。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其他国家的战时经济状态,我们就会发现,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德国资源短缺的客观状况,那么我们便不必纠结于它的低效了。实际上,协约国才是在动员经济方面真正低效的一方,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挥霍的程度。诚然,德国存在着官僚作风,但问题是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官僚作风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德国最终输掉战争的事实掩盖了这些弊病。但是恰当的比较研究至少可以推翻这样一点:德国输掉战争是因为其国家组织的相对低效。

采购与原材料

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需要花费些时日,才有人跳出来质疑以下这个最为基本的假设:锐增的军需应当通过减少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承包成本来得到满足。困扰德国战时采购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为了均衡每个省之间相互矛盾的利益,军务部不得不采取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承包分配的手段(例如按照人口比率等)——很显然,这种手段非常不合理。但相比而言,英国和法国的体制更为荒谬。商人乔治·布思无法理解战争初级阶段陆军部组织采购为何会如此混乱,他与其他商人一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阿斯奎思对其进行了考虑。首先,订购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够,许多天价装备更是贵得离谱。而最后,为部队提供的衣物又出现了过量的情况。在军火提供方面,1914~1915年期间出现了困扰协约国采购的情况,英国的“弹药危机”促使于1915年6月成立了军需部,俄国亦出现了类似情况,阿尔伯特·托马斯甚至和法国军火公司之间还发生过摩擦。但接下来的举措只有和之前的局面相比才显得差强人意。随着英国国家制造厂的贡献越来越大,私人企业利润率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巨大的利润趋势下,法国的弹药生产超过了英国;但1916年年底,法国为了扩大国家生产而在合奈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兵工厂;这项努力最终被证明为战争期间所犯的最严重的经济错误:建造花费高达1.03亿法郎,但其产出的可利用的合格产品只价值1500万法郎。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