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98章完结
对德国经济动员的消极观点部分源于当时的悲观情绪。?k!e~k`a+n/s\h?u~.·c¢o`m?战前曾有人设想,德国军事当局就是国家效率的象征。1914年8月,阿尔贝特·巴林还能够“从总参谋部的严格控制和成就中获得分一杯羹的喜悦”。但政府其他部门的行为几乎立刻让他的美梦化为泡影。8月6日,巴林和马克斯·沃伯格被迫来到柏林,与内务部、财政部、外交部和德国银行的官员共同探讨粮食进口问题。此次行程因为会上出现的一片惶惑而显得混乱无序(行程期间,他们还曾多次被反间谍武装纠察队拦下搜查身份)。这种局面源于外交部提出的错误假设:德国会以某种方式利用美国的商船队。随着战事的推进,当巴林试图弥补协约国而对其公司商船造成的巨大损失时,他却更为悲观失望。再加上政府阻止他销售停泊在中立国家港湾的船只,他就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绝望。1918年2月,巴林谴责“将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拖到练兵场的危险行为”,并且呼吁要“从柏林的计划经济中恢复经济自由”。
当然,巴林的身份是汉堡自由贸易者。与之相反,德国电气工程公司的瓦尔特·拉特瑙却早就认同了这样一种观点:战争将使德国的经济从自由市场体系转变成一个基于社团组织和计划的类似于社会主义的体系。+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早在1914年8月14日,他在其回忆录中便提出成立战争原材料部门;此外,他还宣布抛弃个人主义以及“1914年8月以前,这个世界向之祈祷的上帝”。之后,在他的作品《即临之事》(Things to Come,1917)中,拉特瑙描绘了他对于德国“共同经济”的空想见解。然而当他于1915年在考纳斯会见兴登堡时,却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失望:
兴登堡身材魁梧,略微发福,他的双手丰满而柔软,他的脸庞下半部与肖像中的如出一辙……但是他的鼻子却不甚牢固,眼睛也显得水肿呆滞……我们之间的谈话交心且友好,但却毫无收获。他的言谈生涩无趣。谈话最后,我告诉他自从路得和布吕歇尔时期以来,德国从未出现过一致的意见,他以其一贯的谦逊而友好的口吻回答,他不需要这样的激情,但却担心这样做会在这个国家中激起嫉妒和憎恶。我对他的观念吃惊不已,当我正想转移他的注意力时,他却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正如许多其他商人那样,拉特瑙又将他的英雄崇拜转移到兴登堡的副将鲁登道夫身上来,但事实证明这种改变同样愚蠢而无果。1917年7月,拉特瑙试图以完全经济的观点说服鲁登道夫,德国需要一场国内政治改革,并要尽快进行和平协商。他控诉道,德国的“权力结构”已经变得“难以置信地混乱”:
副总理毫无权限,因为他们受到宰相的限制;如果宰相没有得到军事总部的确认,也无法自由行事。军事总部中,鲁登道夫的权力又受兴登堡的制约。而只有当德皇拍着兴登堡的肩膀首肯后,他才能行使权力。德皇本人又认为他应当按照宪法规定来决策,就此这个权力圈子也就最终陷于终结了。
在莱茵–鲁尔地区通过兼并的方式来保护德国工业已经不再值得首肯:“如果战争持续超过两年,我们将不用再为亚琛的工业担心,因为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那里是否还会有工业了。”但鲁登道夫仍然不明白这一点。
巴林和拉特瑙只是众多愤懑者的代表。德国的商人——特别是柏林之外的商人——没完没了地对政府处理战时经济事务的方式表示愤慨。汉堡商会主席曾痛斥“军火公司几乎控制了所有交易……将军队合同独家承包给柏林工业……联邦议会还颁布了名目繁多的限制商业活动的法令。”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就连重工业发达地区的人们都怨声载道,代表人物是胡戈·施廷内斯。德国农民也一直对政府分配食物这件事情上异常愤怒。
然而,历史学家们往往会刻板地看待这些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