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45章完结
sh;2 欧洲主要四国军队人数,1909~1913年
注:我从另一个信息源得到了关于1913年奥匈帝国的数据,赫尔曼的资料并没有提供该数据。
资料来源:Herrmann,Arming of Europe,p.234.
实际上,该领域也确实有了长足进步。1870年,如果想从普鲁士调兵攻打法国,需要27天;1898年,德国在帝国内的动员和调兵仍旧需要跨国5个时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总参谋部挖空心思要改善这种状况,采取了包括军事演习、绘制地图、教授军事历史以及在乡村地区巡视等措施,但策划和完善军事运输计划仍是总参谋部的职责——它也是德国战争动员中至关重要的第5个步骤。在施利芬计划的另一个版本中,他将坎尼战役[1]作为未来“歼灭法国的战争”的范本;但将该计划付诸实践、让德国军队在最佳时机开赴决定性战场的任务则落到了如威廉·格勒纳等技术人员的肩上。因此,绘制铁路地图和拟定时间表的能力尤为重要。战争前夕,该军事运输计划已经被简化为一场312小时的演习,用11000趟列车运送200万士兵、60万马匹和必需品。
然而,即便是在后勤和人员物资流动方面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德国人丝毫没有感到满足。除了人员和大炮,俄国的铁路情况也是德国在1914年的苦恼来源。格勒纳1913年4月在国民议会预算委员会上证实,德国从1870年以来在铁路建设方面一直落后于俄国和法国,这种担忧正逐渐开始蔓延。这是毫无疑问的。1900~1914年,从俄罗斯出发向西行驶的火车次数在一天之内从200次增加到了360次。1914年9月,俄国人意图引进一种新的动员计划(第20号计划),该计划能够将75支步兵师运送到战场的时间从30天缩短到18天。
毫无疑问,德国人在某些方面高估了自己的对手。尽管俄国人在数量上很有优势,但不幸的是,其装备却非常落后。法国人虽然做出了军事承诺,但却被其疯狂的战略所阻碍,即攻打阿尔萨斯–洛林的第17号计划。该计划由霞飞提出,并于1913年5月通过,它是建立在以攻为守(通过骑兵部队冲锋陷阵和密集纵队的刺刀上阵)的假设基础上的。火炮专家伊波利特·朗格卢瓦1904年说过,法国将军们相信“稳步增加大炮的威力能够让进攻变得更容易”,这种想法让他们在战争的头几个月便浪费了大批人力,以至于差点儿将胜利拱手让人。更为缺乏远见的是,法国人并没有努力阻止经济重地布里埃地区(该地铁矿石产量占法国总量的近75%)落入敌手。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