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46章完结

第4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46章完结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也不能说德国对其相对落后的军事力量的担忧是无中生有。,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总参谋部的知情人士已经意识到,要完全按照施利芬计划实施根本不可能。为了抵挡法国可能进攻洛林的作战计划,小毛奇认为,有必要从右翼调拨部队进行支援——右翼进攻原本计划借道比利时使先头部队纵深挺进,包围巴黎,但先不对荷兰下手,再支援奥地利军队,动用第八集团军大举向俄国进攻。该计划于1914年制订,很显然其意图不是全歼法国部队,主要也是因为不会有哪支部队能够像第1支队那样行进得如此神速——月行300英里——且全然不顾身体的疲惫。这也许是小毛奇决定避开荷兰的原因,因为这样荷兰就能继续保持中立,同时扮演运送进口物资到德国的“要道”之角色。小毛奇在1905年1月就曾提醒德皇,这场与法国的战争“不可能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决出胜负,而将会转入旷日持久、单调冗长的持久战;任何一方不到最后一刻是绝不会放弃的。即使我们取得了胜利,我们的人民也会被消耗殆尽。”这一席话于1910年5月被总参谋部第三部门的一份报告证实了。^看^书′屋~暁′说*网· /埂′薪+醉_全?小毛奇和鲁登道夫甚至还在1912年11月上书军务部:

我们不得不做好准备,迎接由一系列艰难的鏖战构成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直到我们将其中的一个对手制服;如果我们想在东线和西线的战役中相继取得胜利,那么我们的资源就不得不面临短缺和耗尽的局面……我们需要以弱制强,以少胜多。长期的军火供应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请求囤积足够的军火了。1914年5月14日,毛奇委婉地警示内勤秘书,“面对可能发生的双线作战,只有经济强盛的民族才有机会取胜。”

历史学家们常常对德国军事和政治首领在第一次大战之前的那些年表现出的悲观情绪表示不解。比如,1909年,提尔皮茨担心英国海军会对德国舰队实行闪电战袭击;而业已解甲归田的施利芬在夜里仍旧会被法国、俄国、英国和意大利“针对同盟国的密集进攻”的噩梦所困扰:

在某一个时刻,吊桥被放下了,门户大开,一支力量强大的部队眼睁睁地看着自由散漫、丧心病狂、到处搞破坏的人穿过孚日山脉,趟过默兹河、涅曼河和布格河,他们的铁蹄甚至还踏向伊松佐河和阿尔卑斯山一带。!晓?税/宅~ *追-醉_新+漳¢结^情势已危在旦夕。

早在1905年,毛奇就觉察到了“战争这一蛇发妖女正向他冷笑”。“我们都生活在压力下,这种压力将我们取得的成就所带来的快乐统统抹杀。”他在日记中坦言,“我们几乎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扪心自问:‘我们这是为了什么?这明明是徒劳的!’”对小毛奇来说,就算出兵的命令是他发出的,战争对他来说还是意味着“欧洲文明国家相互撕扯对方的行为”以及“未来数十年中毁灭欧洲几乎所有文明的愚蠢举动”。“战争,”1914年9月,他在官场失意、隐退田园之后悲哀地说,“向我们展示文明纪元是如何生息繁衍的,以及每个国家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历程中是如何扮演其注定的角色的……假设德国在这场战争中一蹶不振,那么对这个国家来说,平稳发展的生活将不复存在,而这种生活正是人类和德国的文化发展所依赖的;人类的发展也将以某种灾难性的方式倒退……”在小毛奇的奥地利战友康拉德的话语中也很容易洞悉出这种宿命论的意味。就连像伯恩哈迪这样的狂热军国主义者都不得不试图为“下一场战争”的失败辩护:“就算是失败,也能结出累累硕果。”小毛奇的继任者埃里克·冯·法金汉将军于1914年8月4日也说:“就算我们化为废墟,战争还是那么美丽动人。&rdqu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