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44章完结

第44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44章完结

德国和平时期的军队实力维持在468400人左右。在接下来的7年里,尽管也曾两次试图实行普遍军役制度(1890年就可以增加150200人),但这一人数也只增长到了557430人(见图4–1)。或许德国军国主义局限性的最有力证明正在于德国军队自身的保守性。

然而,到1912年12月,距帝国宰相卡普里维实行普遍兵役制度失败已近20年,尽管保守主义者做出了一番努力,德军内部还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军中出身贵族的人数比例仅略微下降,高级军官在诸如冯·比洛和冯·阿尼姆这类人的管理下仍旧混乱不堪;但从军官的整体来看,出身贵族的人的比例从之前的65%下降到了30%。这种变化在总参谋部表现得尤为明显:截至1913年,70%的人都是贵族出身,有些部门——特别是举足轻重的铁路部门——几乎是清一色的中产阶级。原来的保守基调顿时变得开放而重视技术和发展,主要矛盾也随之从内部问题转向外部敌人——简而言之,就是将视线聚焦法国和俄国对德国的威胁上来。在这些新兴的信奉军国主义的“精英领导人”中,最为活跃的是埃里希·鲁登道夫,他早在1910年7月便声称,“任何为其生存而战斗的国家……必须要倾其所有兵力和资源。”1912年11月,他用第六次反法同盟时期的那种口吻强调实行普遍兵役制度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再一次武装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鲁登道夫在其1912年12月的《大备忘录》中呼吁,两年内,征兵率要新增30%(将动员率从52%提高到82%,也就是达到法国现有的水平),新征人数要达到300000人。就连贝特曼也被说服:“我们绝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可以戴上钢盔的人。”军务部的保守者们对鲁登道夫计划中的激进逻辑心知肚明。弗朗茨·冯·旺戴尔将军直率地反驳道:“如果你继续下这样的命令,你将带领所有德国人民掀起一场革命。”1912年12月,当德皇在“军事会议”上准备支持新军队法案时,军务大臣冯·黑林根提出了异议:“鉴于现有的军队结构、指导员情况和营房建设,我们根本容不下更多新兵。”当然,黑林根在指责受到“陆军社团和泛日耳曼主义”影响的“军队部门”“对我们军事实力的质疑”时有些过头了。他将鲁登道夫的计划谴责为军队“民主化”,也因此被贬谪到杜塞尔多夫当团长;同时,他本人也新拟了一份军队草案,草案中,征兵人数仅为117000人。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