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38章完结
有另外一种解释,就在霍尔丹即将抵达柏林之前,提尔皮茨和德皇批准增加海军军备开支的提议。因此,这项举措“永久地破坏了与英国之间的关系”。盖斯认为,“德国坚持在海上军备竞赛上增加开支违背了其之前与英国的海军协议,这将成为两国友好关系建立的障碍”。但这种解释很让人生疑。德国人企图通过海军协议,作为对英国中立立场的回应;会谈正是以这种中立为基础开展的。可以说,态度更为强硬的是英国,这并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种不妥协是建立在无懈可击的实力上的。正如格雷1913年所说,“如果一国试图达到高于欧洲所有海军军力的绝对标准……那么相比之下,外交政策就要从简。”因此,他的态度也非常强硬。贝特曼似乎想通过承认“英国海军的永久性权威地位”,或是正如外交部威廉·蒂勒尔所言,用“关于我们在海上的绝对权威的信念”来换取什么东西。但英国为何还要对其已经拥有的东西讨价还价呢?我们不难想到,贝特曼的提议很快便被否决了。
更让人难以揣度的是,格雷坚信,几乎所有关于英德之间和睦相处的尝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德国既没有提出殖民地要求,也没有对英国海军造成威胁,为何格雷对这个国家如此无情和憎恨?答案很简单,格雷更看重的是与法国和俄国两位盟友之间的友谊。“如果我们在与德国的关系中踌躇而无所行动,”他于1905年10月说,“那么这无论如何都会影响、损害我们现在与法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如果我在德国使用了彬彬有礼的措辞,”次年1月他写道,“那么法国便会将此解读为我们对待与法国的协约过于冷淡。”1910年4月,他向高慎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无法与德国达成政治谅解,因为此举可能会让我们脱离法国和俄国的大部队。”其实,当格雷提出与德国的政治谅解必须“与维护和其他国家之间现有关系和友谊相一致”时,他的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这种谅解的可能性已经不可能达成。因为与法国签订合约的事宜尚未明了,因此任何“与德国达成的一致势必会对此造成影响”,而这种情况是根本不能予以考虑的,这是典型的格雷思维方式。这个思路长久以来被外交部同僚们交口称赞。例如马利特就曾警告说,任何与德国的亲密举动都将会招致“与法国的疏远和不和”。尼科尔森也反对1912年与德国达成的一项协议,主要是因为该协议将“严重损害我们与法国的友好关系,而这一结果又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和俄国的关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