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完结(2/2)
好书推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25章完结
们特别重“礼”,而且将其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都寄托于和具体化于一大堆礼乐仪制之中。在此他们表现出一个很特别的思维方式:特定样式的礼制,不仅是文明的结晶,而且还是仁政的象征,以至太平的途径。有人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是这样回答的:用夏朝的历法,乘殷朝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乐舞采用韶舞,就是了!让古礼复兴了,自然就天下太平了。而且那些礼制大多是经过了主管编排的,具有形式上的整齐性。例如天子官制,是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祭祀冕服,是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士三旒,等等。这种思维方式,可称“制度浪漫主义”和“制度唯美主义”。它是从象征意义而不是实用意义上思考制度的。
西汉文景之时,儒生就开始倡言“改制”了。汉武帝还真当事儿,太初年间改了一次,确定汉王朝为土德、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数尚五,官印五字,等等,还改了许多官名。汉成帝时,何武倡议把丞相制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三公制,刺史也改称州牧。为什么这么改呢?因为经书说“天子三公”,“十有二牧”。符瑞灾异、图篆谶纬之说也,弥漫于社会。有个方士甘忠可和他的弟子夏贺良,鼓吹“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到了汉哀帝,居然就试了一次,搞了一次“再受命”,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改年号为“太初元将”。坚守“汉家法令故事”的法家文吏,基于理性行政精神,曾努力抵制儒生们盛称的“古制”;可随社会矛盾的尖锐化,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有“再受命”和复古改制,才是摆脱危机的出路。这改制思潮,在王莽变法中达到了顶峰。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