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波峰与波谷 > 第8章完结

第8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8章完结

位,郡守就是一郡之主,集财政、司法、监察、军政及选官权力于一身。历史早期的地方控制,往往采用“一人主一方”的简单办法;而后代地方民政、司法、军政等权力各有所主,呈分枝结构,就精致得多了。汉宣帝把郡太守说成是“吏民之本”,老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就靠郡守二千石了。由此,郡国成为地方行政的重心所在。

西汉成帝时,东海郡有民139.4万,员吏约2203人,吏民的比例约为1:633。西汉末全国在籍人口近6千万,员吏约12万余,吏民比例约1:500。若以官民比太大来判断秦汉政府难以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那还是过于武断了。汉代的郡府县廷中除在编员吏外,还有大量长官自行招聘的编制外的非员吏,其数量经常超过员吏数倍。进而县以下有乡、亭、里等,其下还有什伍。“享”是行旅所宿处,又是驿站和乡官的治所,设有享长。亭长有保障治安的责任,有点像今天的派出所所长,刘邦就曾干过这个差使。里则有里正、里典。也就是说,还有大量无秩但为官府承担行政职责的人,他们虽不在“员吏”概念之内,但也是帝国金字塔的基石。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官儿太少,所以皇帝的统治只能达到县一级,其下就是社区自治了,此说法恐怕昧于史实。

在居民的“什伍”编制中,实行告奸、连坐的办法,一家有罪则整个什伍都受株连。秦朝的居民到了17岁就得“傅籍”,即登记户口。在秦朝时不时还能看到以身高定年龄的做法,例如用“五尺”、“七尺”来划分年龄段,那时候官府还难以确切掌握居民年龄,就只好看个头高矮了。汉代的户籍上记载着居民的爵位、房屋、妻子、奴婢、畜产等等。每年八月,地方官都要案比户口、编制户籍,所谓“八月算民”。通过郡县、乡里和户籍以及连坐、告奸等制度,千万小农被纳入了政府的紧密控制之下了,变成了赋役的可靠来源。秦始皇、汉武帝南定夷越、北击匈奴时所动员的巨大兵力和浩大财力,就是以编户齐民体制为基础的。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