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波峰与波谷 > 第8章完结

第8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波峰与波谷第8章完结

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统一之后秦始皇决意“尺土不封”,废分封而立郡县。¨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正像李斯等大臣所言:“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老理想,终于化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现实了,确实是“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的。

当然,国破家亡的六国臣民,不会马上就对秦廷表达归属感,他们敌视这个“虎狼之国”的铁腕统治,心底埋藏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故国之思。秦末大起义中,六国旧贵族纷纷恢复国号与王号,显示了列国格局的传统影响。随后项羽又分封了十八诸侯王。

图三:“海内皆臣 岁登成孰 道毋饥人”小豪字砖。

分封虽与大一统背道而驰,却非项羽个人所能左右,而是历史的必经曲折。*l_a~n!l^a?n,g?u*o`j′i^.?c~o-m+同时项羽的分封,既不依列国的旧主与旧土,所封也非项王的亲族姻戚,而是按各起义将领的实力和战功——时代毕竟是变化了。

汉高祖刘邦最初对制御天下颇感力不从心,还有人提出秦“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其二世而亡是废分封造成的。故刘邦在翦除同姓王的同时,又“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分封了九位同姓王。这些王国地域辽阔,“分天下半”,诸王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甚至“自为法令,拟于天子”。当时的人形容为“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这时的王朝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实际却大有各自为政的味道。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诸国悍然起兵发难,是为“七国之乱”。中央集权面临严峻考验。

“七国之乱”数月即被平定,汉武帝又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去压抑藩国,显示中央集权毕竟是时代趋势。对关东的征发徭役、用兵平乱、发布法令、派遣官吏等活动,以及各地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都在无形中强化着朝廷与地方的一体性。!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此后“分封”大致只是一种对宗室与功臣的优遇,但一般不构成割据分权因素:封国下降为郡县制的附庸了,王侯“衣食租税而已”,封土而不临民。胡宝国先生曾指出,西汉前期史家称说籍贯时,还照老习惯使用着“齐人”、“鲁人”、“楚人”的说法,后来就逐渐改口为“某郡某县某乡某里人”了。郡县,才是臣民安身立命的基本单位。

秦朝人口约有4000万,然经秦朝酷政和秦末战火,到汉初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了。休养生息中,编户数量在逐步回升。汉武帝用兵四夷,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西汉末年,编户已近6000万口了。这是秦汉王朝的最盛之时。

广袤的疆土和众多的子民,是通过一百多个郡国加以管理的。这时的中央政府直接面对一百多个郡国,比后世的地方行政层次简洁得多。章太炎先生评论说:“太守与天子剖符,而下得刑赏辟除;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郡之长官称“太守”,下面有郡丞给他做副手,另有都尉掌兵,自有一府。郡府分设诸曹,各有掾史。县级的行政单位,西汉约有1587个,东汉约有1180个。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万户以下的县,长官称“长”。郡县诸曹的名称,跟中央三公府中的诸曹相近,但中央诸曹对郡县诸曹并无明显的对口指挥关系。汉人往往拿郡守跟古代的诸侯相比,那是有道理的。秦汉的郡仍是单元式的地方行政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