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刻画战勋:清朝帝国武功的文化建构第31章完结
尤其重要的是,《满洲实录》将“太祖实录图”与《太祖武皇帝实录》拼凑而成的特质,解答了何以《满洲实录》图绘与文字呈现相当不对称的关系。_x¢i\a·o_s/h_u/o?g*u.a′i`.!n~e`t\《满洲实录》共有八十三幅图,[23]极为不平均地穿插于八百多页之间,有时短短的文字条目配有数组图画,有时数十项文字叙述事件才有一幅图。不仅图绘与文字的配对比例混乱不一,文字与图绘的版面安排也无秩序,有时文字在前,有时图绘在先。[24]与其他的清代宫廷制作或是一般中国配有插图的书籍相较,《满洲实录》的设计原则混淆不清,既没有统一的版面规划,也没有一致的图文配置。之所以如此混乱,很可能就是因为硬要将原来只有图绘的“太祖实录图”与只有文字的《太祖武皇帝实录》拼凑在一起时,无法避免不协调的发生。换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太祖实录图”原来就是图册,而不是作为文字的插图。因此,《满洲实录》的图画比起《太祖武皇帝实录》更能清晰地勾勒出努尔哈赤的崛起过程与满洲渐形扩张势力的发展,详见后文论述。
总之,“太祖实录图”的原貌应该是只有图画而无文字的画册,是皇太极据努尔哈赤生平依时序选择重要事迹所作的图绘。?暁`税^宅\ ^更,欣.醉.筷,从个人勋迹图在中国官员圈的盛行,和对境内商业作坊与境外朝鲜士人的影响来看,原来天聪九年所作的“太祖实录图”很可能就是此风潮的产物。陈捷先曾推测“太祖实录图”的制作,可能是因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很喜爱《三国演义》,而明末《三国演义》有不少附图的刊本,受到其中插图的启发。[25]谢贵安则认为是因为“当时满洲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修实录时,不得不附图而行”。[26]但是如果从明代中期以后官员勋迹图绘的流行来看,作为描画当代个人重要事迹的类型,并非“文化水平不高”的产物,而与“太祖实录图”更为接近。虽然相关资料十分有限,但从制作时间与流播东亚的角度而言,都可以将“太祖实录图”放在明代中期之后宦迹图与战勋图流行的脉络中来理解。皇太极纂修“太祖实录图”的时代,正是晚明宦迹图和战勋图制作的盛行期。事实上“太祖实录图”与战事进行时火速筹备刊刻的《剿贼图记》制作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如前所述,从《剿贼图记》可见晚明版刻的便利与战勋图制作的盛行,“太祖实录图”可以说也是在相同的脉络下完成,只是随着描绘主角身份的差异,而将官员专有的宦迹图转换为皇帝独有的“实录图”。!比¢奇,中¢蚊?王′ `更~芯·最`全.虽然原来的“太祖实录图”与中国实录传统相去甚远,但从描绘人物事迹的角度而言,未尝不具实录的实质意义,也难怪康熙时《大清文皇帝太宗实录》会以“太祖实录图”称之。只是一直要到乾隆重绘并配上《太祖武皇帝实录》文字后,才转变为其要流传万世的“开国实录”。
二 《太祖武皇帝实录》、“太祖实录图”与皇太极对满洲意识的建构
以上虽然确认了天聪九年“太祖实录图”原来并无文字,但若将之与现存改缮自皇太极改元崇德时纂修的《太祖武皇帝实录》相较,更能看出“太祖实录图”的编辑意图。现存《太祖武皇帝实录》本身相当特殊,以下先讨论其与满洲意识建构的关系;再分析《太祖武皇帝实录》与“太祖实录图”所选择描绘的事件与事迹内容,论证“太祖实录图”更为清晰地呈现满洲认同与满洲开国史的进程。
《太祖太后实录》/《太祖武皇帝实录》
根据《满文老档》,皇太极于崇德元年编纂满蒙汉文《太祖太后实录》,但目前仅存《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文与汉文本。[27]学者普遍认为,现存《太祖武皇帝实录》是经多尔衮修改后顺治初期再改缮的本子,但多同意此本除了删除崇德本《太祖太后实录》的合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