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46章完结
此外,章程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1)以实用为宗旨,期望“初登仕版”的“翰林、部属、中书……明彻今日中外大局,并于法律、交涉、学校、理财、农工商兵八项政事,皆能知其大要”。若欲更求精深,则毕业后准其呈请入大学堂肄业。(2)因此,课程设置中以法政(可涵盖交涉)、理财为主;进士馆每周上课6天,每天4小时,共24小时,较其他学堂平均每周36小时课时为轻。(3)入馆肄业的翰林、中书每年津贴240两,部属160两,由进士原省筹解。(4)6学期期满且获得学期及格凭照3次以上者,参加毕业试验。(5)毕业得奖者,将来作为外省高等学堂毕业试官候选人;部属、中书毕业得奖者,并准许考科举试差。[111]只是癸卯科进士入馆次年,科举即废,所以科举试差成了泡影,而将来简派高等学堂毕业试官,亦口惠而实不至。
光绪三十年四月十二日正式开馆后不久,教员与学员颇生冲突(详第五章)。六月十三日,御史张元奇奏称:“进士馆聘用各教员年轻望浅,所编讲义东涂西抹,粗浅陋略,学员皆有鄙夷不屑之意。!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择师不精,靡费无益,请饬将进士馆章程重为订定,俾收实效。”[112]与此同时,进士学员也谋划着合词禀请严复出任进士馆总教习。当然,张元奇所奏,或许有替其同乡好友严复出掌进士馆张目的深意。[113]七月十六日,御史王诚羲亦奏请变通进士馆章程:“新进士学堂固应肄业,部务亦须学习,且部曹不必遽分部,知县不必遽分省,拟请变通章程,以期尽善。”[114]为此,学务大臣于八月拟定《更定进士馆章程》八条,奉旨允行。要点有,(1)分内、外班:翰林、中书为内班,须住馆肄业;外班定期到馆听讲,部属采取自愿,可留内班,亦可申请入外班,已得要差,经本部咨明留署者,且可毋庸听讲;翰林、中书如因精力不及,亦可改归外班。(2)进士办学与留学可以代替在馆肄业。新进士在学堂任教习及总理学务,三年期满,实能称职,或自备资斧呈请出洋游学,三年期满,得有毕业文凭,与在馆毕业者一律办理。(3)假期与守制:与之前统一给假八个月不同,新定进士朝考后,给正假五个月,续假五个月;丁忧学员除自愿回籍外,准其百日后入馆肄业。·x`i¨a?o*s¨h,u.o¢y+e¢.~c-o-m.[115]
可见,进士馆奖励章程在制定过程中,就因部分政务处大臣嫌其过优,[116]翰林前辈哄闹而核减。[117]同时,伴随着新进士的抵拒情绪以及御史的不断上奏,开馆仅数月就大变学章,可谓学堂章程屡更的显例。
清末新政伊始,厉行科举改制。对此,甲辰科进士关赓麟曾总结道:“癸卯、甲辰二科为千三百年科举之殿。时方改制,试论义,废誊录,借地汴闱,获隽者复入学堂习法政。此皆异于历来科举者。”[118]概言之,科举改制包括两个方面:(1)辛丑年颁行考试新章,以废八股、罢试帖,改试论、策、经义,废誊录等为内容;(2)壬寅年变通新进士章程,诏开进士馆,令新科进士授京职者入京师大学堂肄习法政等“新学”,接受学堂教育。
就二者关系而言,开进士馆变革了新进士在“实习阶段”的具体走向和学习内容,是科举改制在翰林院及新科进士“新学”培养与任用、出路层面的反映。如果说辛丑科举新章是要变取士之法,用所谓经世实学来取士,那么壬寅诏开进士馆恰是要科举已取之士再入大学堂,接受经世实学教育。二者殊途同归,互相配套,均为解决取非所用、用非所取的问题。在改科举、兴学堂的转型背景下,翰林院的持续整顿是科举改制的体现,而京师大学堂的重建是学堂兴起的标志。开进士馆正是要将科举与学堂沟通起来,以便多快好省地获取应时人才。此举既是改科举的继续推进,与科举考试新章两相配套,共同构成科举改制的主要内容,又蕴含着抑科举而扬学堂的深意,标示着学堂取代科举的风向。
研究表明,诏开进士馆延续了庚子前后翰林院整改的思路,用速成之法,育科举已成之才,实现了翰林院庶吉士制度的重大变革,并与京师大学堂仕学馆的筹备工作紧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