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44章完结

第44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44章完结

quo;。意谓学堂难而科举易,士子必趋易而就难。其次,举行乡、会试,已入学堂者必“分心于试事,不复能专精于所学”,不中式“固不免虚糜岁月,延误课程”,倘获隽则未必再入学堂。意谓科举存,则学堂学生大受干扰,难期大成。故主张加大科举之难度,或减额,或展限,如改三年一举为六年一举,“俾士子知科举得功名之难,等于学堂,而其得失之无定,更为学堂所未有,则或者就学堂之人多,就科举之人少,犹有真材之可造就也”。[95]

科举与学堂孰难孰易,实不易言,甚至都不好比较,《新闻报》论说便称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不知要历岁月几何。意谓科举非易。但这并不妨碍其得出相近的结论:“窃谓学校、科举自古无并行之法,东西各国有学校而无科举,是以其业专。中国学校之所以不兴者,皆科举相妨之故,是以其业纷。专则成,纷则废。”[96]

《大公报》论说更是“斩钉截铁”:“今日之科举,其势与后此之学校固不并立,科举存则学校衰,学校兴则科举废。”[97]《大公报》所载“来稿”大胆为诏书作注:“此我皇上不得已之苦衷,非欲科举、学校并行也。”意谓科举虽已改制,仍不中用,然学堂初起,亦不能得人才。皇上鉴于“科举不废,虽学堂亦难育才,不重视学堂,则科举仍难遽废”的困境,不得已而出此。[98]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