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 第2章完结

第2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第2章完结

政改制视角来看,癸、甲会试都有被细致研究的充分理由和学术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当辛丑科举新章在1902年八月举行的乡试中首获实践之后,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学之时,十一月初二日,清廷鉴于“学堂初设,成材尚需时日,科举改试策论,固异帖括空疏,惟以言取人,仅能得其大凡,莫由察其精诣。进士为入官之始,尤应加意陶成,用资器使”,[5]遂定扩大科举改制之策,于是变通新进士章程,令自癸卯科开始,新进士中修撰、编修、庶吉士、各部主事及内阁中书,皆入京师大学堂肄习法政、理财等“新学”,接受三年学堂教育。此举延续了庚子前后翰林院的整改,在调和科举、学堂的同时,亦蕴含着抑科举而扬学堂的深意,在当时造成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不同程度地改变了癸卯、甲辰二科诸多进士的仕途轨迹和人生命运。

1904年春,癸卯科进士中近百人进入京师大学堂特设的进士馆学习,新科进士的学堂教育正式开始。新进士中的即用知县,也被要求进入各省课吏馆接受培训。可以看出,进士馆之设直接变革了翰林院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三年,考试散馆的制度,也部分调整了分部主事、内阁中书学习三年期满,由本衙门奏留的制度。因此,进士入学之举,革新了会试、殿试、朝考分发后,新进士在“实习阶段”的具体走向和学习内容,无疑是继辛丑科举新章之后,科举改制的扩大和深入。事实上,暗中推动诏开进士馆的瞿鸿禨、荣庆等人,恰亦是朝内主持改科举的大员。在士绅舆论眼中,进士入学也被视为调适科举、学堂关系之举。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