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皮尔·卡丹 > 附录

附录(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皮尔·卡丹附录

的确,我以作为一个裁缝而自豪,我就是从一根针、一根线做起的……--皮尔·卡丹

经典故事

当代马可·波罗

皮尔·卡丹非常热爱东方文明,他在很多场合把自己比作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将中国古代文明带到了欧洲,皮尔·卡丹则将欧洲的现代服装工业--皮尔·卡丹带到了中国。

他曾多次说,自己年纪大了,希望把公司卖给一个有才华的企业或设计师,但中国市场是个例外。因为中国的市场将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卡丹不希望把他30多年辛勤耕耘的中国市场拱手让给一个对中华文化没有深厚感情的人。

皮尔·卡丹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从西方到东方,作为闯入中国时装界的第一个外国人,他说自己的经历就像马可·波罗一样。他主持排演了音乐剧《马可·波罗》,将其作为送给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礼物。他的这个礼物印证了他和中国难以挥别的情结。

最早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23岁的卡丹便骑着自行车到巴黎去闯世界,应聘于一家名叫“帕坎”的时装店。凭着他的勤奋和灵巧,服装设计技术提高很快。

为了进一步开阔视野,卡丹又投奔由著名时装设计大师迪奥开设的“新貌”时装店。在这里,卡丹增长了见识,积累了领导时装潮流的设计心得和体会,他的设计水平也得到了飞跃。

这一年,著名艺术家让·谷克多拍摄先锋影片《美女与野兽》,邀请皮尔·卡丹设计剧装。卡丹为法国著名演员让·马雷设计了12套戏装,影片公映后,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惊动了巴黎,美誉如潮。

1950年他自己开设时装公司,制作演出服装。3年之后,他第一次推出了自己的女装设计。从此,依靠他的创造天才,他所设计的时装,越来越引起上层消费者的青睐。

制胜妙招

20世纪50年代的巴黎仅有23家服装企业算得上是“高级时装”的生产商,其服务的对象在全世界也不到3000人。于是,一方面,服装公司受市场局限,出路越来越窄;另一方面,普通大众却对着高雅美观的服饰可望而不可求。

皮尔·卡丹敏锐地洞悉了这一趋势,勇敢地提出了“成衣大众化”的口号,果断地把设计重点放在了一般消费

者的身上,推出一系列风格高雅、质料价格适度的成衣。

这一创举激怒了那些守旧的同行们,于是,一时之间骂声四起,用尽了讽刺甚至恶毒的语言,什么“离经叛道,有伤风化”,什么“出身低下,无钱着衣”等。

对此,皮尔·卡丹的回答坚定而有力:“我虽然是一个高级服装设计师,但是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促使自己把设计优良的服装大众化,让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穿得上。

“我为什么只服务于公主、影星,还有那些贵妇人,而不能为老百姓服务呢?我的愿望很单纯,为更多的人设计更多的服装,又错在哪里呢?”

巴黎的时装协会无言以对,却作出了一个无言的决定:开除会员皮尔·卡丹,扑灭“成衣大众化”的革命。

皮尔·卡丹被逐出巴黎时装女服协会后,依旧执着地沿着“成衣大众化”的方向前进,并进行了另一个革命性的创作:打破服装业女装设计的传统,大胆开辟男装设计的阵地,将烈日的光辉洒向古老的巴黎。

成功秘诀

2000年的4月18日,皮尔·卡丹在他位于巴黎北郊的新落成的皮尔·卡丹国际创作中心,度过了自己50年的职业生涯。

50年来,皮尔·卡丹从时装、餐饮到化妆品,构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目前,他在全球98个地区均拥有分公司,雇员超过20万人。

他曾风趣地说:“我能够喝我自己生产的酒,到我自己的剧院看演出,在我自己的餐馆里就餐,在我自己的饭店里睡觉,穿我自己生产的服装,用我自己品牌的香水………”

曾有人向皮尔·卡丹请教过成功的秘诀,他很坦率地说:“创新!先有设想,而后付诸实践,再不断进行自我怀疑。这就是我的成功秘诀。”的确,从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率先给自己制作的服装印上自己名字的缩写字母,都无不体现着“创新”二字。

旷世之情

皮尔·卡丹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他被誉为“全身充满创作灵感和艺术细胞的人”。遗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