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皮尔·卡丹附录
是皮尔·卡丹一生未娶,也没有子女能接手他的时装帝国,但他并不后悔。
80多岁的皮尔·卡丹向***宣称:他将卖掉执掌了60余年的时装帝国,然后专心致力于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回首一生他动情
地说道:“除了事业,我的一生中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照顾我起居的姐姐,另一个就是迷人的让纳·摩若。”
皮尔·卡丹与让纳·摩若相爱40年,却并未成婚,然而他们却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旷世之情!
觉悟人生
皮尔·卡丹因为家境窘迫,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最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一家裁缝店工作。
每天要在裁缝店工作10多个小时的皮尔·卡丹,对这份工作厌恶极了,不仅仅因为繁重的工作所得的报酬还不够他的生活费和学徒费,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他因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苦闷。他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皮尔·卡丹准备跳河自杀的当晚,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从小就崇拜的有着“芭蕾音乐之父”美誉的布德里,皮尔·卡丹觉得只有布德里才能明白他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皮尔·卡丹决定给布德里写一封信,希望布德里能收下他这个学生。在信的最后,他写道,如果布德里在一个星期内不回他的信,不肯收他这个学生,他便只好为艺术献身跳河自尽了。
很快,年少轻狂的皮尔·卡丹收到了布德里的回信,皮尔·卡丹以为布德里被他的执着打动终于答应收下他这个学生了,谁知道,布德里并没有提及收他做学生的事,也没有被他对艺术的献身精神所感动,而是讲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布德里说他小时候很想当科学家,因为家境贫穷无法上学,他只得跟着一个街头艺人过起了卖唱的日子……最后,他说,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人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读艺术的。
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猛然醒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艺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很快,他便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他就是皮尔·卡丹。
年谱
1922年7月2日,出生在威尼斯近郊一户贫苦农家。
1936年,14岁辍学,在一家小裁缝店里当起了学徒。
1939年,只身一人前往巴黎寻梦。
1947年,在迪奥
公司担任大衣和西服部的负责人。
1949年,辞去迪奥公司的职务,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设计和服装王国。
1950年,在里什庞斯街买下了“帕斯科”缝纫工厂,独立开办自己的公司。
1953年,推出第一套时装设计。
1954年,在巴黎开办“夏娃”时装店。
1957年,在巴黎开办第二家时装店。
1961年,首次设计并批量生产流行服装,一举获得成功。
1962年,担任巴黎服装联合会主席。
1968年,为米兰市和威尼斯城设计玻璃制品,从此开始涉足其他行业。
1971年,荣获意大利“FUR”奖,以表彰其对服装表演界作出的贡献。
1974年12月,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被称为“本世纪欧洲最成功的设计师”。
1976年,在巴黎举办的轻工博览会上购买一块中国挂毯,从此奠定了与中国的机缘。
1977年,首次荣获法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针奖”。
1978年,以游客身份第一次来到中国。
1979年,第二次获得“金顶针奖”。同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非公开地举办了中国内地第一场“时装秀”。
1980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场公开的时装表演。
1981年,买下濒临破产的著名高级“马克西姆”餐厅。同年在北京饭店进行服装展示,用的大部分是中国模特。
1982年,第三次获得“金顶针奖”。
1983年,在北京开办世界第二家,也是中国第一家马克西姆餐厅。之后同一年在9月和10月分别在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