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繁华似梦的东京(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1/繁华似梦的东京
文化氛围。宋代的女人,不像后来那些女人被礼教死死禁锢于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就能读到一些北宋时期女性的日常生活场景,她们其实是有相当大的行动自由的。无论是繁华的节日还是平日,一年之中,她们有很多结伴出行、抛头露面的机会,她们甚至可以饮酒至醉,参与当时的种种娱乐活动。也正是她们有较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才为那份女性意识的觉醒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宋代女性的审美意识才逐步从男性主导的状态中剥离而渐趋独立,出现了以李清照、魏夫人、朱淑真等为代表的宋代女性文人。
《宋代笔记小说》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多处关于宋代节日的描绘,今天读来都要让我们
无端羡慕。
正月年节:“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车**驰。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正月十五上元节:“纵万姓游赏。……于是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于是贵家车马,自内前鳞切,悉南去游相国寺。”
三月:“上巳,上开金明池、金水河、琼林苑。……自元丰初,每开一池,日许士庶蒱博其中,自后游人益盛,旧俗相传。里谚云:‘三月十八,村里老婆风发。’盖是日村姑无老幼皆入城也。”
七月:“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八月:“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腊月:“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
从正月开始一直到腊月,几乎每个月都有重要的节日。那时人们对节日仪式的重视与享受竟非今人所能设想,难怪孟元老南渡之后,要以如此深情的笔墨写下一部《东京梦华录》,来祭奠那一段永逝的美好岁月。真是繁华如梦,也飘忽如梦,那场梦,终是被践碎在铁蹄之下。
当然,这是后话。眼前的东京汴梁,上演的正是孟元老笔下那一段如梦的美丽与繁华,李清照何其幸运,她赶上了。
其实,彼时的东京汴梁,不仅仅是在一个个节日里流光溢彩,就是在平时,也极尽繁华热闹。东京城郭的气势恢宏,八朝古都绵延累积的富丽堂皇自不必说
,只那一条条热闹得几乎不分昼夜的街衢,也足以让清照目不暇接。弄影戏、弄傀儡、打筋斗、说诨话、杂剧、说话、小说、嘌唱、弹筝、合生、商谜……与故乡明水相比,这里更是娱乐艺人们的天堂,瓦子勾栏一类的演出场所遍布都城。除此之外,民间艺人还在酒楼茶馆、街道两旁、寺庙乡村和露天空地作场演出。
走出父亲在东京的有竹堂,走上大街,清照一脚就能迈进****、热气腾腾的俗世生活。她穿梭在流光溢彩的花市灯市之间,欣赏着美妙幽默的歌舞影戏,在百货齐陈、珍玩罗列的商铺里采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首饰,还可以到街道两边的市店茶坊里品尝美味喝茶饮酒。那份生活于她来说,是新鲜的,亦是热烈的。
父亲李格非的两段婚姻经历,让清照在东京有一个庞大的亲属团,生母和后母的娘家亲戚多在东京,她有成群的表兄弟、表姊妹。很多时候,清照都要忙于在亲戚之间穿梭拜访,日子比在明水时过得更加充实忙碌。
清照虽从明水乡下来,但她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及其优越的生活环境,已经给了她一份从容与自信。父亲仕途正顺,后母待她也好,身边还有小她七八岁的小弟李迒天天小尾巴一样跟着她。有才、有貌、有闲、有爱,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一个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该有的一切,她都有了。她在书房里读书作画,吟诗赋词,累了走出家门与众姊妹相约,结伴出游。走在人群中的她,打扮入时,谈吐不凡,浑身洋溢着清新的蓬勃之气,倒常让她那些久居都市的表姊妹们觉得自卑。
如果说故乡的山山水水孕育滋润了清照的审美情怀,给了她走上大宋词坛的最初原料与养分,那么,东京汴梁城便是她第一个重要的人生舞台,在这里,她如一颗闪亮的新星,就要登台亮相。
(本章完)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