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 > 04/生母后母,皆出名门

04/生母后母,皆出名门(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煮酒笺花,人归何处:李清照传04/生母后母,皆出名门

襄事”原意指丧事办成,也就是说王珪于元丰八年九月葬毕,在此神道碑上,言墓主的长女已“早卒”。由此推断,李清照生母的卒日当在清照出生的元丰七年至其外祖父王珪下葬的元丰八年九月之间。也就是说,小清照尚在襁褓中,其生母已经去世,她也许连生母的模样都未曾得见。这不能不说是女词人生命中的一大缺憾。

至于李清照继母何时来到她家,更无资料可考。脱脱等人所著的《宋史·李格非传》中所载的李清照母亲为王拱辰的孙女这一史实,被后世普遍认可。王拱辰,当是李清照的又一位外曾祖父。与位居相位的外祖父王珪相比,李清照的这位外曾祖父也不逊色。

王拱辰(1012—1085),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北宋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七岁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1041年)为翰林学士,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数论事,颇强直。尝论夏竦不宜官枢密,帝未省遽起。至前引帝裾,竦遂罢。因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著名诗人。

读这一段王拱辰的简介,发现此人除才气了得之外,与王珪最

大的不同当是他“颇强直”。与王珪的“三旨相公”刚好相反,王拱辰进谏,居然敢“至前引帝裾”,拉住皇帝衣服不让走,强行让他听完,这得有什么样的胆量气魄啊。好在那位皇帝也算明君,居然不怪,还听从了他的谏言。王拱辰与王珪同年卒,其孙女嫁与李格非时,他早已离世,小清照连这位外曾祖父的面也不曾见过。但这位生性耿直又诗文出众的外曾祖父,一定悉心教导过自己的孙女王氏,也就是李清照的后母。“亦善文”的清照后母,据说对小清照疼爱有加,这该是她不幸中的幸事吧。

北宋时代重视科举,登第入仕是寒门士子改变自己人生之路的重要途径。李格非原本是寒门士子,却凭借科举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宋代的婚姻制度与前代相比也大有不同,“婚姻不问阀阅”是一大特色,很多名门贵族“榜下择婿”成风,他们在择婿时往往不重门第、家世,却极看重人才相当。科举虽为李格非开启了走向仕途的大门,然而他及第后做的不过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他真正的时来运转当与他先后娶了两位名门千金为妻有关。前妻王氏,宰相之女,家族声势显赫;后妻王氏,前朝状元之孙,诗文修养了得。她们对李格非的人生道路及后来李清照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与作用。当然,能得到两大名门望族的赏识,李格非的才华也绝非一般士子可比。他对爱女清照的培养教育更是煞费苦心,非一般父亲可比。

(本章完)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