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49章

第49章(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49章

,不可作常冠带之以行者。而孔子乃放置其冕不及,即便离去,喻匆促也。为无礼:“为”,读去声。因也。

【译文】

淳于髡向孟子说:“先讲求名声和事业的人,是为着利益众人;后讲求名声和事业的人,是为着独善己身。夫子今天住在三卿之中,名声和事业,在上没能做到匡正国君,在下没能做到助济人民,就辞职而去,仁人应该是这样的吗。”孟子说:“宁愿待在下位,不愿用自己的贤才去事奉不贤的君主,是伯夷呢。五次去归就汤,五次去归就桀,是伊尹呢。不讨嫌卑污的国君,不推辞低微的小官,是柳下惠呢。这三个人的行径虽是不同,但他们的趋向却是一致的。一致的是什么?便是仁道。君子所求的也不过是仁道罢了,何必一定要行径相同呢?”淳于髡说:“鲁缪公时,公仪子执掌国政;子柳、子思都是臣子,可是鲁国的土地,被侵夺更厉害,贤人对于国家的无益,竟是这样的啊!”孟子说:“虞国不用百里奚就亡了国,秦国用了他,就称霸诸侯,不用贤人,便遭亡国之痛,连那国土被侵夺的情形也得不到啊!”淳于髡说:“从前王豹住在淇水,河西的人,都善讴;绵驹住在高唐,齐国西部的人,都善歌。华周和杞梁的妻子,善哭她的丈夫,改变了齐国的风俗。所以一个内有才学的人,必定会表现出来。若是有才学做了这件事,还不能收到功效的,髡从来没有见过。所以说,现在真是没有贤人,如果有了,我必定知道的。”孟子说:“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不受重用,有一次随鲁君祭祀。又没有分给祭肉;于是孔子连礼帽都来不及脱去,便勿忙地走了。不知道的人,以为孔子是为祭肉;知道的人,以为鲁君对孔子无礼。殊不知孔子是特借他的小过失而离开,不愿苟且的出走。君子行事,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二十**霸章

孟子曰:“五霸①者,三王②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谐侯之罪人也。天子适③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④。春省耕⑤而补不足,秋省敛⑥而助不给。入其疆,土地辟⑦,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⑧;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⑨在位,则有让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士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注释】

①五霸: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之五伯。“霸”,又作伯。②三王:指三代夏禹、商汤、周文武之三王。③适:往也。④述职:诸侯朝于天子,陈述其职守。⑤省耕:省察人民之耕种情形。⑥省敛:“省”,审察。“敛”,收聚。谓审察人民之收成。⑦辟:与“劈”同。⑧庆:赏。⑨掊克:聚敛脧民之臣。⑩让:读上声,责也。六师移之:“六师”,谓天子之六军。“移之”,谓讨伐而变置之。讨而不伐:朱注:“讨者,出命以讨其罪,而使方伯连师,帅诸侯以伐之也。”伐:奉天子之命,声其罪以伐之。搂:强牵也。葵丘: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东仁县境。有葵丘聚。按考城县志:“葵丘东有盟台。其地名盟台乡。”束牲载书:“束牲”,谓缚其牲而不杀。“载书”,盟书。歃血:血,谓盟以示信。无易树子:朱注:“树,立也。已立世子,不得擅易,初命三事,所以终身正家之要也。”无摄:谓事不兼摄也。无专杀大夫:大夫有罪。则当请命天子,而后杀之。“专”,擅专也。曲防:曲为堤防.或壅

之不使流入邻国,或决之以邻国为壑也。遏籴:谓邻国有灾荒,不可闭籴使其民不得食,无有封而不告:谓不得专封国邑而不告于天子。长君之恶:朱注:“君有过不能谏。又顺之者,长君之恶也。”逢君之恶:朱注:“君之过未萌,而先意导之者,逢君之恶也。”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的五霸,都是三王的罪人;现在的诸侯,又是五霸的罪人;现在的大夫,又是今日诸侯的罪人。天子到诸侯的国里,叫做巡狩;诸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