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29章

第29章(1/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29章

十三戴盈章

戴盈之①曰:“什一②,去关市之征:今兹③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④,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⑤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⑥。’曰:‘请损⑦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⑧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①戴盈之:宋大夫。即戴不胜。②什一:计十分取一也。赵注:“欲使君去关市征税,复古行什一之赋。”孟子平生力主什一之赋。详见滕文公第三章及梁惠王第十二章。③今兹:今年也。左传杜注:“今兹此岁。”公羊传何注:“新生草也。一年草生一番,故以兹为年。”④已:止也。下文同。⑤攘:盗也。淮南子引论语“其父攘羊。”高注:“凡六畜自来而取之曰攘之。”朱注亦云“物自来而取之也。”⑥君子之道:谓君子当以义取。若以不义取,即非君子之道。⑦损:减也。⑧斯:则也。犹即也。

【译文】

宋国大夫戴盈之向孟子说:“我们想遵照夫子的意见,要实行古代什分中取一的税法,并且要免去关卡和市场上的捐税。但是今年还不能做到,只得先减轻些,等到明年才废止,夫子以为怎么样?”孟子说:“譬如现在有个人,每天攘取邻家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了‘既是如此,请让我减少些。改为每月攘取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如果晓得这事不合理,就该赶快停止,何必要等到明年。”十四好辩章

公都子①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②;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③也!天下之生④久矣;一治一乱⑤。当尧之时,水逆行⑥,氾滥于中国,蛇龙居之⑦。民无所定⑧,下者为巢⑨,上者为营窟⑩。《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者,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弟子。②好辩:喜与人争辩是非。③不得已:谓不得已而辩,非好也。盖孟子欲扶持世道人心,发扬儒家仁爱精神,故不得已也。④天下之生:赵注:“生民以来也。”⑤一治一乱:吴闿生曰:“一治一乱,止言治乱循环,非彼即此。豪杰生此间,不得不以民物自任耳。”⑥水逆行:朱注:“下流壅塞:水倒流而旁溢也。”⑦蛇龙居之:赵注:“水生蛇龙,水盛,则蛇龙居民之地也。”⑧民无定所:赵注:“民患水,避之,故无定居。”⑨下者为巢:赵注:“卑下者,于树上为巢。”即架屋于树上而居也。⑩营窟:窟穴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注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于地上累上而为窟。”说文:“营,币居也。”段注:“币居,谓围绕而居。如市营曰圜,军垒曰营,皆是也。”是聚族围绕而居之穴窟。书:赵注:“尚书逸篇也。”今尚书伪大禹谟有此文。洚水警予:今伪大禹谟作“降水儆予”。赵注:“水逆行,洚洞无涯,故曰洚水。”“洚水”,即洪水。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