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29章

第29章(2/4)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29章

注:“此一**”掘地:掘去壅塞之泥土。菹:读居。赵注:“泽生草者也。”地中:对地上言。谓低于平地之河流也。险阻:朱注:“谓水之泛滥也。”平土:即平地。水患消除,百姓从此安居乐业。朱注:“此一治也。”暴君代作:“暴”,虐**。谓夏太康,孔甲、履癸、商武乙之类。“代作”,谓更代而起,非一君也。宫室:说文:“宫,室也。”古代宫室无别,即民居也。污池:蓄水池。邪说暴行又作:此与下文句复,似衍文。沛泽:大泽也。水草交厝(通杂错之错)之地。朱注:“自尧舜至此,治乱非一,及纣而又一大**。”奄:朱注:“奄,东方之国,助纣为虐者也。”

飞廉:亦作蜚廉。纣之谀臣。灭国者五十:赵注:“灭与纣共为乱政者五十国也。奄,大国,故特伐之”书:赵注:“尚书逸篇也。”按今伪古文尚书君牙篇有此文。丕显:朱注:“丕,大也;显,明也。”王引之云:“丕,发语声。”下文同。谟:谋也。承:继也。烈:功也。佑启我后人:“佑”,助也

。“启”,开也。“后人”,指成、康。咸以正无缺:“咸”,皆。“缺”,亏缺。谓皆依正道而无亏缺也。朱注:“此一治也。”有作:即又作。古“有”,“又”通。春秋天子之事也:赵注:“孔子惧王道遂灭,故作春秋。”赵氏佑温故录云:“知春秋莫如孟子。”胡安国春秋传:“春秋,鲁史耳,仲尼就加笔削,孟氏自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干纲解纽,乱臣贼子,接踵当世;仲尼假鲁史以寓王法,拨乱世,反之正,其大要则天子事也。”天子,周天子也。知我者其惟春秋乎:赵注:“知我者,谓我正纲纪也。罪我者,谓时人见弹贬者。”朱注:“胡氏曰:“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惇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主事也。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愚谓孔子作春秋以讨乱贼,则政治之法,垂于万世,是亦一治也。”诸侯放恣:“恣”,纵也。不守法度曰:“放恣”。战国之际,七国诸侯皆僭称王,目无天子,故曰放恣。处士横议:未仕之读书人曰“处士”,“横”,读去声。放纵也。

“横议”,谓放言纵论而违正道也。杨朱:字子居。战国卫人。后于孔子,先于孟子。倡为我主义,其书不传。今伪列子有杨朱篇。墨翟:鲁人。有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今存墨子五十二篇中多残缺。杨氏为我:其学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乃极端个人主义者。墨子兼爱:其学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盖以爱人与爱己无差等,即亲疏不分。此乃极少数人可行,与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旨相违。无父无君:朱注:“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知有致身之义,故无君。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充塞:阻塞也。人将相食:朱注:“孟子引仪之言,以明杨墨之道行,则人皆无父无君,以陷于禽兽,而大乱将起,是亦率兽食人,而人又相食也。此又一**。”闲:习也。距:通拒。排抵。放:摒也。朱注:“驱而远之也。”作于其心:害于其政:此节已见公孙丑篇动心章。惟文有小异。朱注:“作,起也。事,所行。政,大体也。孟子虽不得志于当时,然杨墨之害,自是灭息;而君臣父子之道,赖以不坠;是亦一治也。”抑:按也。治也。兼:摒绝也。俞樾云:“兼之言绝也。考工记轮人曰:外不廉而不挫。”郑注:“廉,绝也。”说文作燫,曰:“火煣车网绝也。”又濂,一曰“中绝小水也。”是从兼之字,并有绝义。兼夷狄,盖谓屏绝之也。诗:鲁颂板宫篇。解见滕文公篇许行章。承:当也。以承三圣者:朱注:“承,继也。三圣:禹,周公、孔子也。”能言距杨墨者:“言”,发为正论也。朱注:“孟子既答公都子之问,而意有未尽,故复其言。盖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不必圣贤。如春秋之法,人人得而诛之,不必士师也。圣人救世立法之意,其切如此。”

【译文】

公都子问孟子说:“外人皆说夫子喜欢辩论,请问是什么缘故?”孟子说:“我那里是喜欢辩论呢,我实在出于不得已!天下自有生民以来,年代很久远了,一代的平治,必有一代的混乱。当尧的时候,水势倒流,漫溢了全国,龙蛇占住各处,百姓没有地方安身,所以在低下地方,就架木为巢,住在树上。在高处的地方,就挖掘地窟,聚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