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18章

第18章(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18章

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⑥,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⑦矣。信⑧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⑨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⑩。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①俊杰:皆才智出众之士。说文云:“材过千人曰俊。材过万人曰杰。”②廛:市宅也。③法:官吏税货之法。朱注引张子曰:“或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或治之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廛。”④关,讥而不征:“讥”、呵察。言公家设关卡于境内,仅盘察奸宄,不抽取其货物税。⑤助而不税:赵注:“助者、井田什一,助佐公家治公田:不横税赋。”礼记王制:“古者公田借而不税。”郑注:“借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按“助”、亦借义。⑥廛无夫里之布:“廛”、民居。“里”,亦居也。“布”、钱也。“里布”,即住宅税。“夫布”、即人口税。江永群经补义:“凡民居区成关市邸舍,通谓之廛。上文所旨“廛在市”,故知为市宅。此所言廛,泛指民居。周礼遂人“夫一廛”,许行“愿受一廛”之廛,皆非市宅也。⑦氓:民也。“为之氓”、犹言为其氓。“之”,代名词。⑧信:诚也。⑨济:成也。⑩“天吏者、天使也。为天所使,诛伐无道,故谓之天吏也。”朱注:“奉行天命,谓之天吏。”

【译文】

孟子说:“尊重贤德的人,任用才能的人;使才德出众的人皆担任重要职位,天下的士人,自然高兴愿立身在他的朝廷做官呢。在市场上,或只征取地税及房捐,不征收货物税;或只依法征取货物税,不征牧屠捐,天下的商人,自然高兴愿藏在他的市场上做生意呢。在关卡上,只盘问一些奸宄的人,却不征收货物税,天下的旅客,自然高兴愿在他的道路上行走呢。耕种的人,只叫他帮助耕种百亩的公田,不再征他私田的税;天下的农夫,自然高兴愿在他的田野里耕种呢。对百姓的住宅,只要他们依法服役完税,就不再征收其它的苛捐杂税;天下的百姓,自然高兴愿做他的人民呢。如果真能实行这五种德政,那邻国的百姓仰望爱慕他,就如同仰望爱慕自己的父母一样。假使率领这些父母的子弟;来攻打他自己的父母,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从来不会成功的。这样,天下就没有敌过他的。天下没有敌过他的,就是奉行天命的官吏,像这样还不能王天下,是绝对没有的。”

不忍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②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③见孺子④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⑤之心;非所以内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⑦于乡党⑧朋友也,非恶其声⑨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⑩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①不忍人之心:不忍伤害他人之心。即下文所言“恻隐之心”。②先王:指古圣王,如尧、舜、禹、汤、文武诸圣君。③乍:暂也。猝也。④孺子:“孺”、濡也。言濡弱也。“孺子”、即始能爬行而无知识之小儿也。⑤怵惕恻隐:“怵惕”、惊惧貌。“恻隐”、伤痛貌。⑥内交:与纳同。结交也。⑦要誉:“要”、求也。求好声名也。⑧乡党:古者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合文犹今言“乡里”、或“邻里”。⑨恶其声:谓恶其不仁之毁也。“恶”、读去声。“声”、声誉。⑩羞恶:朱注:“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辞让:朱注:“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非:朱注:“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恶而以为非也。”端:始也。首也。朱注:“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物之在中而绪见于外也。”四体:四肢。贼:害也。扩:廓也。张小使大谓之廓。然:即燃之本字。违:通也。四海:犹言天下也。古以中国四境,皆有海环之,故曰四海。朱注:“四端在我,随处发见,知皆即此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则其曰新又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