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孟子 > 第18章

第18章(1/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孟子第18章

三假仁章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①;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②;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③。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④:‘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⑤。’此之谓也。”

【注释】

①以力假仁者霸:“力”、谓土地甲兵之力。“假仁”、谓本无仁心,而借其事以为功者也。“霸”、如齐桓、晋文是也。②以德行仁者王…“仁”、即慈爱心。朱注:“自吾得之于心者推之,无适而非仁也。”“王”、读旺音。说文:“王、往也。”百姓所归往也。③赡:足也。④诗:大雅文王有声篇。⑤思:王氏引之谓“句中语助词。”

【译文】

孟子说:“用武力来假借仁的名义,去实行侵略,叫做霸;但霸、必有大国做底子。用恩德来推行仁政,叫做王;王,不必待有大国。所以商汤只有七十里的地方,就可以王天下;文王只有百里的地方,就可以王天下;用武力来征服人,人绝不归服。是为力量的不够。用道德来感人,才是心悦诚服,像七十二子之佩服孔子似的,诗经上说:‘从东西南北四方来的百姓,没有一个不心服的。’就是这个的说法。”

四仁荣章

孟子曰:“仁则荣①,不仁则辱②。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③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④;贤者在位⑤,能者在职⑥。国家闲暇⑦,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⑧云:‘迨⑨天下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⑩,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仁则荣:“仁”、指仁政。“荣”、指国家兴隆。②辱:指国家衰亡。③居下:处卑下近水之地。④贵德尊士:“贵德”、犹尚德。“尊士”、犹尚贤。⑤贤者在位:朱注:“贤,有德者。使之在位,则足以正君而善俗。”⑥能者在职:朱注:“能,有才者。使之在职,则足以修政而立事。”王伟侠云:“此以‘位’‘职’‘贤’‘能’分言,殆今政务,事务划分之意。”甚是。⑦闲暇:指无忧患之时。⑧诗:豳风鸱鸮篇。⑨迨:及也。⑩彻彼桑土:“彻”、通撤。取也。剥也。“桑土”、桑根之皮。“土”、音杜(陆氏经典释文云)。韩诗即作“杜”。方言:东齐谓根曰杜。”绸缪牖户:“缪”、音谋。“绸缪”、广雅并训缠,即缠缚也。“牖户”、言鸟取缚桑根之皮以筑巢也。今此下民:毛诗作“女(汝)下民”或敢侮予:“或敢”、谁敢。“予”、鸟自称也。道:指防患未然之道。般乐怠敖:赵注:“般、大也。孟子伤今时之君,国家适有闲暇,且以大作乐,怠惰敖游,不修政刑,是以见侵而不能距,皆自求祸者也。”诗:大雅文王之篇。永言配命:“永”、长也。“言”、语助词。“配命”、配合天命也。太甲:商书篇名。孽:祸也。违:避也。活:生也。今尚书作“逭”。礼记缁衣引太甲,亦作逭。郑注:“逭、逃也。”

【译文】

孟子说:“人君能行仁政,自然得到光荣;不能行仁政,便受耻辱。今天的人君,虽知有厌恶耻辱,而却居心不仁。如同厌恶潮湿,而反住到低洼的地方。

如果真是怕受耻辱,不如重视道德,尊敬贤能之士,使贤德的人居高位,能干的人任要职,趁着国家没有忧患的时候,修明政刑,虽是大国,也必定畏他了。诗经上说:‘乘着天还没有落雨时,剥取那桑树根的皮,缠结修补了窝巢,今后在这窝底下的人,谁敢来欺侮我?’孔子读这诗说:“做这诗的人,他已知防患未然的道理啊!能及早治理好国家,还有谁敢欺侮他?’现在的人君,正是逢着国家平安无事的时候,就大大地享乐起来,荒惰遨游,不理政事,这不是自己求祸吗?须知祸福,没有不是自己求来的。诗经上说:‘永远配合看天理,自己就能求得幸福!’书经太甲篇说:‘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恶,那就不能活命了。’就是这个说法。”

五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①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立于其朝矣。市廛②而不征,法③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④夕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⑤,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