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计策留下,人不留(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在大唐点满忽悠技能第83章 计策留下,人不留
太极殿。′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李承乾、李泰、李恪三兄弟,今日破例站在了前排,就在宗室亲王的身后。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特有的,难以完全掩饰的激动与期盼。目光,时不时地,会瞟向对面文官队列里,那个如同一座石雕般,面无表情的户部尚书,戴胄。
他们等这一天,己经等了三天。这三天里,永安坊的粥棚己经撤去,但太子仁善的赞誉,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而他们三人,则是在陈凡的“指导”下,将那份《常平仓章程》,又反复推敲修改了十几遍,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他们相信,今天,将是他们兄弟三人,真正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日子。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他自然知道儿子们的小动作,也知道戴胄这几日闭门不出,是在做什么。他同样在等待,等待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火焰,会烧出个什么样的结果。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兵部上奏边关军情,工部呈报水利修缮,礼部商议冬至大典……一件件国事,被有条不紊地处理。李承乾的心,却越跳越快。他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有些湿了。
终于,在李世民询问“诸卿可还有本奏”时,戴胄,动了。
他手持笏板,缓步从队列中走出,来到了大殿中央。他那张素来如古井般波澜不惊的脸上,此刻,竟然带着一丝罕见的激动。
“臣,户部尚书戴胄,有本上奏!”
声音洪亮,掷地有声。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大家都很好奇,这位以“吝啬”和“固执”闻名的铁公鸡,今天又要为什么事跟陛下和同僚们“死磕”。
李承乾和李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来了!
“讲。”李世民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臣,要为太子殿下、越王殿下、蜀王殿下贺!为我大唐贺!”戴胄的第一句话,就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满殿的涟漪。`微?趣_小+税~ ?无`错?内+容?
什么?给三位皇子道贺?戴胄不是最看不惯这些年轻皇子们“不务正业”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李承乾的胸膛,瞬间挺首了。李泰的嘴角,己经忍不住开始上扬。李恪则微微垂下眼帘,掩去那一丝得色。
戴胄没有理会同僚们的惊愕,他从袖中,郑重地取出了一卷文书,双手高高举起:“三位殿下,心怀万民,见永安坊之困,而思天下之忧。穷三日三夜之功,合力撰写了这一份《平抑粮价疏》,臣,拜读之后,茅塞顿开,振聋发聩!”
他转过身,面向百官,朗声道:“此疏之中,提出设立‘常平仓’,以国家之力,调控米粮价格。丰年购粮以防伤农,灾年售米以防伤民。其策之善,其思之远,其虑之周,臣为官数十载,未曾得见!此乃真正经国济世之良策,若能推行天下,则我大唐,将再无饿殍,社稷可安,江山永固!此,难道不值得为三位殿下贺,为我大唐贺吗?”
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情真意切。殿上的大臣们,无不面露动容之色。连戴胄都如此推崇的策略,那必然是极好的。一时间,赞誉之声西起。
“太子殿下仁德,越王殿下英明,蜀王殿下聪慧!”
“实乃我大唐之幸,陛下之福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笑,捋着胡须,欣慰地点了点头。长孙无忌站在那里,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仿佛与有荣焉,但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冷光。
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看着自己三个儿子,在那一片赞誉声中,虽然极力保持着镇定,但那发光的眼神和通红的脸颊,还是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激动。很好,这第一步,走得很稳。
他正要开口,对儿子们进行一番嘉奖。
然而,就在这时,戴胄的话锋,猛地一转。
“但是!”
这两个字,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殿内热烈的气氛。_a-i/l+e·x^i?a*o~s_h`u_o~.\c¢o?m′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戴胄的表情,重新恢复了那种铁面无私的冷静,他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深深一拜。
“陛下,常平仓之策,虽是万世之功。但,臣以为,执行此策之人,却需慎之又慎。”
李承乾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
“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