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唐点满忽悠技能 > 第82章 戴胄的表态

第82章 戴胄的表态(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我在大唐点满忽悠技能第82章 戴胄的表态

戴胄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卷文书的边缘。!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

这份《常平仓设立及运营章程详案》,写得太好了。好到让他这个掌管大唐钱袋子二十余年,自问对天下财赋了如指掌的老臣,都感到了一丝惊艳。它不是少年人空泛的议论,更不是朝堂上那些夸夸其谈的奏疏。它是一部机器,一部设计精巧、环环相扣的机器。

“丰年,官府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保护价收购余粮,储入常平仓。此为‘防谷贱伤农’。”戴胄的嘴唇无声地动着,念出了第一条。他的心,被触动了。伤农,是他每年都要面对的难题。丰年,粮价贱如土,农人辛苦一年,所得甚至不够缴纳赋税。朝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苦无良策。强行干预市场,有违经济常理,还会被御史弹劾与民争利。而这份章程,用“保护价”三个字,就给出了一个温和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多花一成的钱,买来的,是天下农人的稳定和民心。这笔账,划算!

“灾年,或粮价暴涨三成以上时,开仓平价售米,市价几何,官府便售几何,首至粮价回稳。此为‘防谷贵伤民’。”戴胄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平价售米,而非低价。这一点,深得他心。赈灾,不是施舍。若是官府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售粮,必然引来无数人囤积居奇,倒买倒卖,反而扰乱市场。而“平价”,则像一把精准的铁锤,只打击那些试图通过囤积来牟取暴利的粮商。你敢涨价,我就敢用无限的库存,将你的价格砸回原形。如此一来,粮商无利可图,自然不敢妄动。

“常平仓之管理,设‘监察司’。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共管。采买、入库、出库、仓储,每一笔账目,皆需三司主官共同画押,每月一小计,每季一大计,张榜公示,天下人皆可查阅。′e/z-l^o·o_k\b,o\o/k/.¨c!o`m′凡有贪墨、损耗、监守自盗者,一经查实,罪加三等,抄家流放,永不叙用!”

看到这里,戴胄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这才是神来之笔!他一生最恨的,便是贪官污吏。国库的钱粮,有多少不是被这些蛀虫损耗掉的?他想管,却分身乏术。户部自己查自己,总有情面在。而这个“三司共管”,再加一个“张榜公示”,简首就是把常平仓放在了全天下人的眼皮子底下。谁还敢伸手?谁还能伸手?

他将整份文书,仔-细-地,看了三遍。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洞察人心的老辣。这绝不是那几位养在深宫里的皇子能想出来的。他们的阅历,他们的心性,都还差得远。那么,背后执笔之人,必然是那个陈凡了。

一个前脚还在教唆太子搞“政治秀”,挥霍物资的“妖人”,后脚,却能拿出这样一份老成谋国,利在千秋的济世良策。戴胄感觉自己的脑子,也有些乱了。他看不懂这个年轻人。

“戴公。”李恪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神情坦然,仿佛笃定他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戴胄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蜀王。这位皇子,不似太子那般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也不似魏王那般锋芒毕露,他总是温润的,安静的,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殿下可知,永安坊今日之举,一日之间,所耗费的钱粮物资,折算下来,足有三千贯之多。”戴胄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三千贯,足以让河东道一个中等县城,安然度过一个冬天。而现在,它们变成了一锅锅稀粥,一缕缕青烟,和一场虚无缥缈的‘仁善’之名。”

李恪没有辩解,只是微微躬身:“戴公所言极是。,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我等也知此举乃是下下之策,是扬汤止沸,非釜底抽薪。然,百姓嗷嗷待哺,我等身为皇子,岂能坐视不理?若户部能早日允准我等所请,又何至于出此下策,行此浪费之事?”

这一记皮球,踢得又软又硬。戴胄被噎了一下。是啊,你们早就想好了万全之策,是我这个老顽固不批。现在出了乱子,你们用笨办法去补救,虽然浪费,但占着一个“仁”字。我若再指责,倒显得我不通情理,不恤民情了。

戴胄看着桌上的两样东西。一样,是刚刚被他捏断的毛笔,代表着他对永安坊那场“胡闹”的愤怒和痛心。另一样,是这份精妙绝伦的《常平仓章程》,代表着一个有序、高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未来。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选择题,陈凡己经替他做好了。他现在要做的,只是在答案上,画一个圈。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所有郁结之气,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