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一九五五 > 第 124 章 方炎省高棉自治州

第 124 章 方炎省高棉自治州(2/3)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重生一九五五第 124 章 方炎省高棉自治州

挝族议员在省议会里否决了。而此时,刑天派去的“中央观察员”李砚秋,正带着华人商会的代表在磅清扬省分稻种——一边是中国来的杂交稻种,装在印着“中华农科所”的麻袋里;一边是法国援助的传统稻种,麻袋上印着“法属印度支那农业协会”的徽记。/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李砚秋操着流利的高棉语对村民笑:“哪种收成就推广哪种,中央不干涉。”

人群里,洪氏宗族的长老摸着杂交稻饱满的谷粒,眼角瞟向不远处罗氏宗族领走的法国稻种,悄悄往口袋里塞了把稻穗——去年干旱时,法国稻种的收成比本地稻少三成,可罗氏长老上周刚在寺庙里说“吃中国稻种会断了高棉人的根”。

夜幕降临时,西贡电报局里,法国专员雅克·杜邦正对着发报机敲键:“刑天中计,高棉自治将成国中之国,况且他还把全境的高棉种族不仅没有分化而且还集中到一起让自治政府管辖,不知是仁慈还是缺根筋,这合起来可就七百多万人,如果哪天反对政府,那这股力量可真有机会成气候,依我看刑天这雇佣军头子做做打手没问题,管理国家还嫩。”电报纸吐出的墨迹还没干,他就收到了巴黎的回电:“支持激进派,务必让澜沧后院起火。”而万象王宫里,刑天正看着密报轻笑——宋文海的亲信刚送来密信,愿意用磅湛省三千亩橡胶园的承包权换中央“默许”他当选主席。窗外的月光漫过地图,方炎省三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批注着:“全国的高棉族580万、孟高棉族130万全部入方炎省,把方炎省高棉自治区的华人全部迁至平原苍梧省。”

移民令在元月中旬的《澜沧日报》头版刊出时,湄公河上的商船忽然多了起来。从磅湛省到方炎省的河道里,载着高棉族的木船首尾相接,船头摆着祖先牌位;苍梧省的移民车队扬起尘土,华人商户们赶着牛车,车斗里装着染坊的靛蓝布和药铺的樟木箱。移民署的官员们拿着户籍册在渡口登记,李砚秋跟着登记队伍走,听见高棉妇人抱着孩子念叨:“听说苍梧省的华人住砖瓦房,我们去了能有地种吗?”旁边穿澜沧军服的士兵笑着递过干粮:“中央给每户分五亩水田,还有新打的耕牛。”

可暗地里,移民车队刚过磅清扬省,就有戴着斗笠的人往高棉族移民的竹筐里塞传单——“华人占了我们的地,现在还要占我们的方炎省”,传单落款是“高棉青年会”,油墨味和宋文拓办公室的印泥味一模一样。

半月后,方炎省议会选举闹出了乱子。宋文海带着支持者冲击投票站,说宋文渊的选票里混了老挝族的废票;宋文渊则在《金边晚报》上登出宋文海和法国商人的合影,照片里两人正握着香槟——那是李砚秋让人“无意”丢在报社门口的。更乱的是寺庙,桑波长老想牵头编巴利语教材,乌栋寺和波列昂寺的僧人却吵了起来,波列昂寺的住持指着桑波袈裟里的美金:“法国人的钱买不走佛陀的话!”

与此同时,苍梧省的华人移民正忙着盖房子。陈秉义带着同乡在湄公河沿岸开垦荒地,兰芳共和国来的拖拉机在田里犁出笔首的垄沟,杂交稻种播下去时,他对着河对岸的方炎省方向作了个揖——那里埋着他妻子的衣冠冢。移民署送来的新户籍册上,“籍贯”一栏填着“澜沧苍梧省,民族:汉”。他摸着儿子头顶的发旋笑:“以后咱就是澜沧人了。”

法国专员雅克·杜邦在西贡的酒吧里碰杯,他刚给宋文渊的激进派拨了批军火,藏在橡胶园的木箱里。可他不知道,李砚秋的人早就盯着那片橡胶园,还“无意”把消息透露给了宋文海——宋文海的侄子就在橡胶园当监工。三天后,橡胶园起了火,军火箱烧得只剩铁皮,宋文海和宋文渊互相指责是对方放的火,高棉青年会的人在街上砸了对方的竞选广告牌,连僧侣们都分成两派,在寺庙门口为“该支持谁”吵得面红耳赤。

刑天站在万象王宫的露台上,望着南方的夜色。参谋总长递上移民统计表:“方炎省己迁入高棉族510万,孟高棉族110万,区内华人基本迁完;苍梧省接收华人移民180万,老挝族和傣族移民也陆续到了。”他指着地图上用蓝笔圈出的区域,“下批从暹罗故地迁泰族过去,再从老挝北部迁佬族,让方炎省周边成缓冲带。”

月光漫过地图上的方炎省,那里像个被刻意扎紧的布袋,580万高棉人和130万孟高棉族被圈在湄公河中游的平原里。宋文海和宋文渊的权力争斗刚起了个头,洪、罗、周三个宗族为了稻种收成己经在集市上动了手,桑波长老的巴利语教材还没编出第一章,波列昂寺就另起炉灶要编“更纯正的版本”。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