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方炎省高棉自治州(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重生一九五五第 124 章 方炎省高棉自治州
1957年元月3日的万象王宫,鎏金穹顶下的檀香混着油墨味漫过回廊,刑天指尖叩在铺开的牛皮地图上,指腹碾过湄公河中下游那片标注着“方炎省”的冲积平原。¨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殿外忽然传来喧哗,他抬眼望向雕花窗,只见数百名披朱红袈裟的高棉僧侣跪在玉石阶前,贝叶经在晨风中翻动如赤色波浪;金边大学的教授们举着法语请愿书,金边绸缎长衫下摆沾着露水;更远处,扛锄头的农民们攥着稻穗,人群最外层,几个穿白色西装的身影正对着路透社记者的镜头低语——那是法国驻印度支那事务局的专员,口袋里露出半截烫金的外交护照。
“澜沧要掘我们的根!”请愿团前排,宋文拓扬着声喊,他的金边口音里掺着巴黎沙龙的腔调,金边大学文学系教授的银质胸针在晨光里晃眼。“强制学汉语?寺庙的巴利语经文要改成方块字?吴哥窟的石碑要被铲掉重刻?先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铭文,难道要换成‘澜沧宣’?”
刑天隔着窗玻璃打量这人,宋文拓胸前别着的银莲花徽章闪了闪——那是法国殖民时期“高棉文化保护协会”的标记。三年前金边排华潮最烈时,正是这个协会印的小册子,在市场里煽动民众砸毁了三十多家华人商铺,他至今记得密报里写的细节:宋文拓当时在《高棉日报》发表的文章,标题用加粗法语写着“黄种蝗虫滚出湄公河”。
“查得怎么样?”刑天回头,参谋总长递上的密报还带着油墨温度。“宋文拓的侄子在西贡法军参谋部任翻译官,上周刚从河内领了一笔‘文化援助款’;那些僧侣的袈裟夹层里,藏着法国军火商给的美金,每张钞票编号都连着马赛的军火库账目。”参谋总长压低声音,“请愿书的法语措辞,和巴黎外交部上周发来的照会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分毫不差。”
刑天忽然笑了,指尖点在地图上吴哥窟的位置:“三天前,澜沧龙旗刚在巴戎寺升起时,宋教授还带着学生在那里拍了合影,说要‘共庆新邦’呢。”他转头看向身后的民政总长,“把移民署昨晚拟的方案拿来。”
三日后的谈判厅设在王宫西侧的柚木殿,十二根蟠龙柱撑起挑高的穹顶,壁上挂着澜沧王国刚绘就的疆域图。宋文拓拍着酸枝木长桌,法语请愿书被他推到刑天面前:“我们要求成立‘高棉自治邦’,保留法语教学体系,组建地方军队,外交权归金边自治政府——这是高棉人七百万同胞的心声!”
他身后的僧侣代表、乌栋寺主持桑波长老忽然合十行礼,朱红袈裟下露出半截绣着法国国旗的绶带:“佛陀的教诲不能被方块字玷污,巴利语经文若改了字体,便是对先佛的亵渎。^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刑天忽然前倾身体,指尖叩在地图上的方炎省:“宋教授怕是忘了,方炎省本就是多民族混居——高棉人占六成,华人三成,老挝人一成。设自治区可以,甚至我还会把全国的高棉族和孟高棉族全部迁徙到方炎省,让你们自治。等哪天你们累了,再交回自治权。”“但军权必须归中央——总不能让穿法军制服的教官还握着你们的枪杆子吧?”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宋文拓骤然绷紧的脸,“十年自治如何?这十年里,你们自己选省长,办高棉语学校,寺庙想刻多少巴利语经文都随你们。但有三条:海关归中央,不能私通外国;军队得换澜沧军服,中央派教官;十年后全民公投,要是觉得过得比现在好,接着自治;要是差,中央再接管。”
宋文拓攥紧了拳头,他身后的法国专员刚要递纸条,刑天忽然提高了声音:“对了,自治区预算前三年中央多拨三成,但祝融城的学校得开汉语课——毕竟是澜沧公民,总得知晓国家通用语,就像法国人在时,你们也得学法语,不是吗?”
这话像针戳破了气球,宋文拓的脸涨成绛紫色。旁观席上的华人代表们却松了口气,三年前在金边被砸毁的商铺老板陈秉义悄悄挺首了腰,他袖口还别着纪念亡妻的黑纱——排华潮里,他妻子为护孩子被暴徒推下河。
签约那天,方炎省的界碑在湄公河畔立起时,宋文拓的钢笔在文件上悬了半分钟才落下。他没注意到,刑天的参谋总长正对着地图上的磅湛省橡胶园皱眉——那里被红笔圈出三个高棉宗族的传统势力范围,标注着“洪氏”“罗氏”“周氏”,殖民时期这三家就为争夺寺庙布施权火并过三次,法国驻金边领事馆的档案里还存着当年调解时的签字画押。
仪式结束后,宋文拓被簇拥着回金边,刚过湄公河大桥就接到消息:他力推的自治区主席人选、自己的堂弟宋文渊,被堂兄宋文海联合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