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55章完结
施,苏非主义盛行,学者缺乏独立性等局面,他分析总结了正统哈里发 以来的伊斯兰史,指出穆斯林衰弱的原因,把矛头指向伊斯兰信仰的违 背者,固守传统的僵化学者,苏非派及专制主义当权者。*r·a+n′t?x¢t../c¨o¨m¢他指出,先辈 们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尚理性,以经训为根据理解经文和重大神学问 题;强调伊斯兰教义的完整性。由此出发,他提出一套社会政治理论。 他认为伊斯兰教的正统时代是四大哈里发时期,哈瓦利吉派以后的一切 神学哲学派别及学说都是异端。他主张恢复信仰的纯洁,依照伊斯兰教 的原精神建立国家与社会。其重要著作有《论统一》、《论君主与臣民 改革的政策》等。其观点因不受统治者欢迎而被监禁至死。他的学说成 为近代伊斯兰教复兴的一个主要思想渊源。
在伊斯兰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中间地带崛起的奥斯曼人于1299年 建立独立的奥斯曼政权。1444 年对基督教王国作战的胜利,使帝国从此 进入强盛。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在位)攻克君士坦丁堡(后 改名伊斯坦布尔),定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实现了穆斯林几个世 纪以来的宿愿。1516 年奥斯曼人推翻了马木留克王朝。经过 14 世纪初至 16 世纪中叶的长期军事扩张,终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土耳其 奥斯曼大帝国,伊斯兰教在帝国统治下继续传播。.g¨u`g_e?b.o?o·k?.,c_o?m.
十二、印度宗教的变迁
公元 5 世纪至公元 15 世纪,是印度社会动荡不定,宗教流派变化急 剧的时期。主要表现是佛教极盛而衰,并最终趋于灭亡;婆罗门教经宗 教改革获得新生,变成了日后影响深远的印度教;伊斯兰教传入并迅速 扩大势力,成为印度主要宗教之一。在宗教流派此起彼伏之际,产生了 一大批宗教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四出弘化,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1.佛教的繁荣与转衰
公元 5 世纪正值印度的笈多王朝盛世,当时国家统一,政治相对安 定,社会生产顺畅,人民生活稳定。笈多王朝本以婆罗门教为正统信仰, 不过对其它宗教也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允许多种信仰并存,自由辩论之 风甚盛,为佛教在全印的普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笈多王朝的正 勤日王和戒日王,对大乘高僧世亲非常礼敬,并大力支持扩建那烂陀寺, 把那烂陀寺建成了全印,乃至全世界的佛教中心。
传说那烂陀寺是笈多王朝帝日王时期所建,规模宏大。《大唐西域 记》载:玄奘访印时那烂陀寺有常住僧人 4000 人,游学人员 6000 人, 分别属于不同的宗教流派。!墈`书¢屋. !首.发\由于王朝政府对寺内僧人给予了优厚的待 遇,使他们有条件安心治学,相互辩论切磋,推动佛学理论发展出一个 极盛的局面。在那寺诸派中,以无著、世亲创立的大乘瑜伽行派最为发 达,而大乘中观学派因其刺激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1)瑜伽行派的创立及其主要观点
大乘瑜伽行派传说由弥勒所创,留有“弥勒五论”,其中《瑜伽师 地论》是该派的主要经典。由于佛教神灵谱系中的“未来佛”称弥勒, 所以此“五论”是佛教徒自神其说,还是历史上真有一人也叫弥勒,一 直存疑。
瑜伽行派的确切创始人是无著(约公元 400—470 年)和世亲(约公 元 420 年—500 年),为兄弟二人。他们出生在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的一 个婆罗门家庭,同时从一切有部出家。不过他们不满足小乘佛学,经弥 勒指点改信大乘,以后又创建了自己的学派。无著和世亲二人著作很多, 有“千部论主”的美誉,目前在汉、藏文译著中,无著的著作留有三十 余部,世亲的著作留有五十余部。他们的著作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有:《显 扬圣教论》、《顺中论》、《金刚经论》、《大乘庄严经论释》、《辨 中边论释》、《金刚经论释》、《摄大乘论释》、《二十唯识论》、《三 十唯识论》等等。由于该派重视宗教实践,特别是禅定,并从婆罗门教 借鉴了瑜伽修习方法,故他们的学派被称为“瑜加行派”。又由于他们 宣扬“万法唯识&rdqu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