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第50章完结
蔽的小股武装伺机进攻不设防的任何有价值的目标。结果是,那些对付反叛者的部队同时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需要:既要打击游击队的主力部队,又要实行点式防御。他们面临的困境同一支在后方刚刚征服了敌对性很强的居民,正设法尽量减少点式防御所造成的力量分散,现在又在前线打常规战争的部队所面临的困境一样。对于占领军来说,解决的方法应是报复政策,使敌方畏而却步,不敢进行游击战,而不是将部队分散到所有的抵抗地区以制止游击队的活动。报复措施可以采用杀伤手段;也可以不用杀伤手段(破坏财产同样有效)。如果对手是国内反叛者,在不安全地区组织自卫民兵进行点式防御的方法同样有效。这样,政府军可以将守卫驻地和实行警戒的分队用于对付反叛者的主力部队。
在德国进行游击战?
回到我们对大西洋联盟防务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设想一旦苏联入侵德国,并受到游击队的袭击,很明显,由于战斗发展很快,苏联人不可能招募、训练和武装与自己合作的民兵,即使存在着这样做的政治、文化和种族基础。 [ 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人在许多占领区、特别是在苏联,的确得到了当地的支持。在某些地方,使用亲德国人的民兵的方法相当成功,从而取代了报复政策,例如布良斯克以南的奥廖尔-摩尔斯克地区的洛科季“自抬行政区”,该地区约有170万居民,在1942-1943年由大约1万名民兵保卫,这些民兵全部是俄国人。这里,合作基础是政治的(反共)。洛科季民兵即人们所知的“俄国解放军”,是由德国第二装甲集团军的鲁登道夫·施密特将军和一个俄国工程师(后来由臭名昭著的布罗尼斯拉夫·卡明斯基代替)共同建立的。这是德国国防军军官们反对党卫军在该地区行动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该地区、德军同意不对仍发生的游击队袭击活动采取报复行动。见库珀的《影子战争》(1979年)第112-113页。这样的协议虽然并不是正式的,但在德国占领区很普遍,受到了国防军军官的热情支持,见京特的《反游击队之战》(1968年)。但这些协议受到了党卫军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武装“劣等人种”,直到战争形势越来越恶化,德军人员严重缺乏,党卫军才改变了态度。党卫军虽然还反对组织民兵,但这只是由于党卫军期望招募尽可能多的人员参加到它众多的种族部队中去。 ] 因此,苏联人不可避免地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采取报复政策遏制游击队对其卡车队、后勤部队、孤立的分队以及翼侧的进攻,要么将自己的部队分散各地实行点式防御,翼侧警戒和进行寻歼。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