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略:战争与和平的逻辑第9章完结
但是,苏联的国土远比比利时或法国纵深广阔;它的铁路因为道轨宽度不同及破坏严重,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它那为数不多的公路路面极差,致使摩托化车辆很快就得报废;况且,其顽强的抵抗也没有因连续不断的重大失败而减弱。~秒?蟑,截^暁-说′旺? .醉?芯\璋^結?耕~歆?哙?因此在1941年的10月中旬,当德军达到了现在看来可以认为是其胜利的高潮之时,他们最前沿的突击部队距离莫斯科仍有60英里。 [ 注:1941年10月18日晨,德国第10装甲师和“帝国”党卫队师进入莫扎伊斯克,踏上开往莫斯科的大道。此时,德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一带即将结束全歼8个苏联集团军的战斗。这将成为他们在苏联领土上取得的最后一场伟大的、完全的胜利(他们声称俘虏665000人);见约翰·埃里克森著《通向斯大林格勒之路》(1975年),第216-220页。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中打先锋的第二、第三装甲集群(即古德里安和霍特的部队)从1941年6月22日以来已长驱直入,按直线距离算,此时已向前推进500多英里,而且古德里安所部在转向莫斯科之前,刚刚结束了南下机动实施基辅-卢姆内大合围的作战行动。 ] 然而,在希特勒的统率下,不可能有进行休整的间隙。处于前线中段的德国军队,以莫斯科为目标,在整个11月份继续向前挺进,从南、北两面同时发起进攻,企图实现另一场大规模合围,从而一举歼灭苏军,结束战争。.8^4\k/a·n¨s·h`u\.`c/o*m_
在此情况下,德军就超过了其成功的顶点,被迫走了下坡路。前线弹药的短缺使大炮鸦雀无声,甚至连步兵也陷入了困境,原因是仅靠马车和少量卡车运送弹药,难以解决铁路终端至前线距离太远的矛盾。另外,由于缺少苏制铁路车辆,想依靠铁路输送解决供应问题也是不可能的。更糟糕的是,由于把食物、燃料和弹药这些急需的物资摆在最重要的地位,冬季服装和冬用润滑油却丢在了遥远的后方编组站。在机械化部队里,由于损耗日增而且野战维修跟不上,致使作战坦克、半履带式运输车和大炮牵引车的数量在继续减少。此时,甚至对德军装甲师来说,强迫征用的苏联农用马车也已不可缺少。
在后方,由于敌后游击队和迂回的正规军进行的积极抵抗已经开始,从而除屠杀和强征之外,又为德军增加了警察任务。屠杀和强征本来就拖住了一部分德军投入前线作战,再加上这一任务就使德军兵员的补充不断减少,而伤亡日益增多。最突出的是,前线德军日益受到严重的折磨,体力衰竭,士气不振。从6月22日起,他们虽不停地一英里又一英里地向前挺进,到11月份共俘获苏军约三百万,并在各次交战中消灭了成千上万的苏军,但未被征服的广阔土地仍然横在面前,众多的红军仍在顽强抵抗,何时终了,茫茫无期。
然而,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不会在距莫斯科近在咫尺的时候停止前进。\求-书¨帮+ `唔+错/内/容_当时,德军先头部队距红场只有20英里了,他们决定再一次做出重大努力。 [ 注:实际上,在该地区的二个集团军当中只有2个军有能力发动进攻。见埃伯特·西顿著《莫斯科会战》(1983年),第165页。 ] 12月1日,在零下的严寒中,德军发动了年内最后的一次进攻,也是其军队溃败的开始。4天以后,在12月5日星期五的凌晨,苏联红军开始了这场战争中的第一次大反攻。身着冬日白披风的红军打退了德军,德军后退的距离是其导致惨败的推进距离的2倍。苏军的这次反攻挫败了德军的凌利攻势;在此后两年多的拉锯战中,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与反进攻,德军强大的夏季攻势在苏军日益强大的反攻面前,只能以惨重的败退而告终。然而,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重大胜利之后,因反攻速度太快,战线拉得太长,又使德军有可能在1943年3月发动了反攻。 [ 注:苏联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25日-3月18日向顿涅茨河和哈尔科夫方向所进行的反攻,使弗里泽·埃里奇·冯·曼斯坦因名垂军史。集团军级的“波波夫集群”中的6个坦克军由于冒然南下,孤军深入,被包围击溃,另有二个集团军在德军重新征服哈尔科夫地区时遭到猛烈攻击。见厄尔·津柯著《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1968年),第90-105页。另见埃里奇·冯&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