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商周青铜文化 > 第19章完结

第1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商周青铜文化第19章完结

1974年至1975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发掘的西周中期[弓鱼]伯墓,随葬的青铜礼器有鼎、簋、鬲、豆、甗、爵、觯、尊、卣、罍、编钟一组三件以及武器和车马器等。!q\d?h~b_s¢.!c?o,m\其中方鼎有三件、圆鼎有五件,可以作为西周时期小的诸侯国国君墓葬随葬青铜礼器等级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除其妻井姬与其并穴而葬外,该墓还发现了以其妾同穴来殉葬。此外,该墓还附有车马坑。

1954年在陕西长安普渡村发掘的西周中期长甶墓,随葬的青铜礼器有鼎四件、簋二件以及鬲、甗、爵、觚、卣、罍、壶、盉、盘和编钟一组三件等。四件青铜鼎中有三件形制相近,可能是盛肉用的列鼎;另一件不但形制有些区别,而且个体较大,可能是煮肉用的镬〔huo获〕鼎。此墓没有发现车马坑,墓主人的身分可能是士一级的奴隶主贵族。

在陕西岐山贺家村发掘了西周中期的一座一鼎墓,随葬有青铜鼎一件、簋一件以及青铜武器戈、矛及车马器镳、衔等,这显然是最下层的士的墓葬,因此,该墓也没有发现车马坑。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的墓葬已形成鲜明的等级制度,在随葬青铜礼器上已形成用鼎(列鼎)制度。~微*趣^暁?税¨ .耕?薪*最^全′与用鼎制度相配合,诸侯、卿大夫的墓葬还随葬青铜乐器并附有车马坑,而士一级墓葬一般不随葬青铜乐器,也没有车马坑。这是西周时期礼制有了发展和加强的具体反映。这也说明古代文献记载的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是可信的。

第六节 1949年以后新发现的西周甲骨文

1977年在陕西岐山风雏村西周宫室宗庙遗址的发掘工作中,在西厢房第二间的一个窖穴中发现龟甲和牛骨17000余片。其中大部分是龟甲,其中289片上面刻有卜辞,每片字数较少,最多的一片达30字。其内容有祭祀商王武乙、文丁、帝乙的,有卜问商王田猎的,有的记有周王的重臣太保及毕公的,有记“伐蜀”及“楚子来告”的,有记易卦卦象的等等,为研究商末及西周初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此外,1949年以来西周甲骨文还先后在山西洪洞坊堆、陕西长安张家坡、陕西扶风齐家、北京昌平白浮、房山镇江营、河北邢台南小汪等地亦有少量发现。西周甲骨文字体的特点是极小而纤细,表明契刻的技术十分熟练和高超。?我_得*书^城! ·哽,芯`嶵¨全′1949年以前仅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甲骨文的发现是1949年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之一。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

西周最后的一个王——幽王是个有名的暴君,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吕侯、曾侯联合少数民族犬戎进攻镐京,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申侯等立太子宜臼,是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于洛邑(今河南洛阳),从此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时期,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即从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取名于孔子所著的史书《春秋》而称为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至公元前222年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过渡,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兴起,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相继称霸。此时,铁器开始逐步应用,随着各诸侯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方的青铜文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的地方性的青铜文化。到了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峰,青铜工艺灿烂辉煌,分铸法有了高度发展,失蜡法出现,镶嵌金银及红铜等工艺也有所提高。媵〔ying映,随嫁〕器铭文有了较大发展,反映现实生活的宴乐、狩猎及水陆攻战纹出现。并且列国城市,尤其是各大诸侯国的都城都有所扩展。

不仅如此,在春秋时期诞生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同时还产生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杰出成就。

第一节 铁器开始逐步应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商代已经发现了用陨铁加热锻打制作的铁刃铜钺,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对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