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48章完结
意志"。葛兰西认为,政治动员在非常规条件下的革命中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宣传"戏剧性"地"锻造"了俄国人民的集体意志。革命宣传使俄国人打破常规,无需"等待在俄国重复英国的历史",无需"等待资产阶级崛起",无需"等待阶级斗争开始,以便形成那种阶级意识",就觉悟到"他们必须夺取政权"。葛兰西在这篇短文中关于十月革命逻辑、关于《资本论》内在思想、关于革命常规条件和非常规条件的论述,不仅集中体现了他本人的理论倾向,而且概括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沉思。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法兰克福学派肇始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霍克海默(Mar Horkheimer)、阿多诺(Theode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弗洛姆(Erich Fromm)是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二代代表。作为一个研究团队,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有凝聚力、影响最大的一个知识和思想共同体。尽管由于战乱,社会研究所经常处于迁徙和重组状态,但是在霍克海默等人的组织领导下,以社会研究所为基地,法兰克福学派具体化了卢卡奇等人对哲学的强调,针对当时迫切的社会问题,借鉴和吸收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发现、提出和论述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课题,阐发了一种意义深远的批判的社会理论。稍后一些,用人道主义即存在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倾向在法国出现。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Jean Paul Sartr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阐述一种"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