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2章完结
五、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恩格斯从来不打算教条式地预料未来社会,更不打算用未来社会的幻想图景作为救世之道。~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他们只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只是在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分析中,对未来社会作出科学预测。马克思一再强调,未来社会的产生是以现存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前提"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产生的"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是未来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 。当然,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并不能等同于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现存的社会主义社会却是向马克思所预言的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对深刻地理解现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理解现存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启迪。
1.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探索
恩格斯曾经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芭.墈?书/旺. -首^发?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7卷,44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恩格斯所强调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基础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完善和巩固为目标的思想,说明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就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积极的扬弃"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扬弃" 。可见,共产主义的社会占有形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直接否定,共产主义对财产占有形式的变革是以完全地、自觉地保存以往社会发展已有的全部物质财富为基础的。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在唯物史观创立和形成的基础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占有制"的重要概念,认为"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作为取代资本主义占有制的新型的所有制形式,其特征就在于:在消除旧的社会分工和实现了社会对全部生产调节的基础上,"许多生产工具应当受每一个个人支配,而财产则受所有的个人支配" 。¢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地位,并把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当作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一明确的革命目标,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消灭私有制" 。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所有制问题的这些初步论述,主要是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制度整体发展的考察中作出的。之后不久,在对1848年欧洲革命这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的反思中,马克思进一步对"无产阶级的占有制"的对象和主体问题作了科学的论证。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劳动权实际上是表示控制资本,而控制资本又是表示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从而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国工人政党都一致用以概述自己的经济改造要求的公式,即: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从而"第一次表述了一个使现代工人社会主义既与形形色色封建、资产阶级、小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