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 > 第63章完结

第6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第63章完结

曾侯乙编钟的美丽传说

青铜冶炼技术到春秋战国已经达到鼎盛。¢q\i!u*s-h¢u?b·a′n¢g,.¢c_o¨m`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代表就是曾侯乙编钟,它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编钟分8组,共分3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65枚编钟(包括1枚镈)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5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

第78节:遥远的青铜器(3)

曾侯乙编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钟为曾侯乙所造。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曾侯乙是地处楚国境内北部的曾国皇宫的一名乐师,他对音乐要求非常严格。后来铜碌山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天然铜,质地纯净,重达万斤。!q_i_x′i^a.o-s!h~u\o`..c,o¢m+曾侯乙很早就想制造一件伟大乐器,于是派人连夜赶到楚境,将铜运回。运铜途中遭到楚国的三次截击,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运回到曾国。

编钟铸成后,曾侯乙大宴群臣,编钟奏响震耀古今,场景之恢宏可谓空前绝后。秦王闻听编钟之事后,派乐府总管亲往观摩,乐府总管深知秦王之意,领命前往。这时楚王秘密派了一名高手前去盗钟,以阻止曾国把编钟贡献给秦国。秦乐府总管到曾国后,晓以利害、动之以情地对曾侯乙游说:秦强大无比,且雄霸中原之心坚决,楚国尚不敢开罪,何况这小小的曾国。只要献上编钟,秦王大悦,就能保全你曾国清平康乐。曾侯乙虽是个刚正贤雅之人,但为了举国百姓的生死,不得不委曲求全,答应将编钟献于秦王。

当夜曾侯乙遣去众人,独自留于乐宫之内,对着编钟挥泪作别,然后离去。整套编钟被运送到大秦后,秦国庆祝胜利,杀猪宰牛犒劳军士,并在秦百万大军围观下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声乐歌舞表演,当压轴戏编钟演奏时,秦王大惊,因为编钟可以发出世上最纯粹的音乐,这音乐竟能净化秦国士兵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间的美好,军士们的兵器纷纷落下……秦王开始把编钟当成烫手的山芋,于是秘密派人射死曾侯乙,以编钟是曾侯乙毕生的心血,尊重曾侯乙为由,命编钟陪葬曾侯乙。?丸¨夲!鰰¢戦/ .蕞?歆-彰¢截^庚`鑫·筷_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1979年,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的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这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1997年7月,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庆典音乐会上,编钟奏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强音。

青铜器制造业的衰落

青铜器制造到了秦朝以后就渐渐衰落下去。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唐朝以来开始仿造先秦青铜器,到宋朝时达到鼎盛。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流传到现在的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的作品也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设之鼎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于是在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仿照宋人《 考古图 》、《 博古图 》等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同时也下令仿造内府所藏名窑四款式典雅者铸铜器。但是无论如何,这时的青铜器制造,再也无法与先秦时期相媲美了。

第79节:千古酿酒法(1)

千古酿酒法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几千年来文化沉淀之多、之丰富,世上鲜有。这其中,茶文化、酒文化、丝绸文化被誉为中国三大古文化。酒文化在其中名列第二,可见酒文化内涵之丰厚。商代的甲骨文就曾多次提到酒,春秋时期有四饮、五齐、三酒之说。战国时代,楚国的酒风随着巫风而越发炽热,最为昌盛。汉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