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完结(1/3)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第10章完结
----------------------- Page 22-----------------------
食品,其馅由糖、核桃仁、玫瑰酱、青红丝 (桔皮做成)等组成,美味可口。`墈`书·屋+ -免!废+岳′犊/ 元宵节食汤圆,由来已久,唐文学家段成式在 《酉阳杂俎》中记载着元宵节 有吃 “汤中牢丸”之习。宋代则多有描述了。明清时,元宵制作已很讲究, 并有因制作和售卖元宵而闻名者。 三、清明节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到指乙,为清明。”可知清 明最初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三月上旬,阳历4月5日或6日。此时, ① 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值些春意盎然的大好时 光,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放风筝,或进行荡秋千、蹴鞠、拔河等体育活动。 清明在农事上有重要意义,是春耕春种的开始之期。 清明节扫墓、行墓祭,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与清明节同日,历史上个 别朝代略错过两三天。寒食禁火,源于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时忠臣介于 推割己股相啖,重耳为国君后欲封赏隐居山中的介子推,不得已放火烧山逼 其出,然子推与母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责己缅人,令每年是日不得生火 做饭。 古人留下不少关于清明的诗歌,比较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清 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人 有把此诗断句为词或删节成五言者,传为趣话。 四、端午节 阴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这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西晋周处 《风 土纪》云: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原为端五,据说唐玄宗八月五日生 辰,避五之讳,改 “端五”为“端午”。?k!a^n+s!h`u~d·i/.·c¢o?m′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吃粽子和划龙船。通常解释为因屈原投江的搭救 活动而起。 关于粽子, 《说文解字》云:“粽,芦叶裹米也。”李时珍《本草纲目》 中有这样的描述:“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 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 祭屈原,作此投江, “以饲蛟龙也”。饲蛟龙,以免其咬食屈原躯体。又说 ① 为 “屈原以五月初五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 后来为防鱼蛟与屈原争食,故包成菱角状投入江中。 关于划龙舟,进北朝时的 《荆楚岁时记》列因有三,其一谓“屈原投汨 ① 《易通挂验》。 ① 北宋梁人吴均: 《续齐谐记》。
----------------------- Page 23-----------------------
罗日”, “人伤其死,并将舟楫以拯之,今竟渡是其迹”。又有云划舟寻找 屈原尸首。 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因八月为秋季之中,十五日为八月之中,故 曰 “中秋”。秋季之三个十五分别称为“孟”、“仲”、“季”,故中秋又 称仲秋。中秋时节,太阳光直射月球朝地球一面,又兼空气清新干爽,月色 也就分外明亮,中秋赏月祭月,古有此习。¨c?n_x.i!u?b¨a¢o+.\n¨e!t. 《唐书·太宗记》云:“八月十 五日为中秋节”是明确记载。但 “中秋”一词,早在《周礼》中就出现了。 中秋节的应时糕点是月饼,又称宫饼、团圆饼。月饼一词见于宋代周密 的 《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但这种圆饼状食品的出现则更早。 较早时,秦汉在中秋用糍粑饼敬老。唐代宫廷中有 “宫饼”。五代时民间有 在中秋节售卖用桂圆、莲子、藕粉等做成的圆饼状糕点者。此后,代代相因, 形成地方风味如京式、广式、苏式、潮式、滇式等。 中秋之夜,民间通常在庭院中置几,摆放月饼、石榴、苹果等,全家人 一齐赏月,取团圆之意,故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大抵因月之圆缺比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