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千古奇帝宋徽宗第16章完结
皇帝驾崩的消息像晴天霹雳,震撼京都百万臣民的心,顿时间愁风四起,黑云压城城欲摧。?白.马`书+院- ?首?发!商铺与民宅前的节日彩灯和花饰很快就不见了,大商店的匾额上先后披上了白纱。大街小巷的山棚、乐棚和戏棚。来不及拆掉,但色彩斑烂的灯具和彩饰很快被摘除,增添了无数的白花和白纱。巧妙地改装成大小不同的祭棚了。
各地云集而来的戏曲、杂技演员和小商小贩,也都准备回家乡,国丧期间巡警甲士注视着京城每个角落,禁止歌舞游乐,流动人口已无法再呆在京城。御道上的行人突然减少了,街道显得很宽阔。
百姓们看到官员们神情悲哀,在各宫门口进进出出。大臣和亲王们上下穿白色布装,手持竹杖;受过封号的贵妇人,也都布衫布裙,头发上系麻绳;普通官员就随便一些,只穿普通孝服。宫内门窗上下,都披着白纱,哀乐阵阵。令人心碎!
黎民百姓也按规定为大行皇帝戴孝。当《元符遗制》和《即位大赦令》公布时,男女老少都跪在街道两旁,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强迫。老人们说,十六年前神宗皇帝归天时,百姓们也是这样送行的。-我^得¢书\城. !醉*新`章/结^庚¨薪`筷^人们都知道:国内的风调雨顺,京城的太平繁华,都是大行皇帝的恩赐。他在位期间,务求节俭,不修城池宫殿,对大臣不滥赏金银,不轻易赐府第。在弥留之际,又选了一位仁孝恭俭的新皇帝,使天下百姓能继续过着太平生活,现在用大礼送行也是理所应当。
善良而又愚昧的京城百姓,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遗制并不是大行皇帝的遗言,而是向太后等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出来的。几千年来,皇帝不断更替,权力也不断重新分配,传位诏书大多是按新的权力者的需要制造出来的。大行皇帝并没有立弟弟为嗣的想法,他才二十五岁,心想后宫佳丽三千,不可能生不出皇子。
虔诚而又不幸的京城百姓们,他们用白帽、白衣衫和膝盖铺满了大街小巷,诚心诚意地送走了大行皇帝,迎来了新的天之骄子,他们的虔诚真能动天地、泣鬼神!但愿天帝保估,普天下的百姓今后能交好运!
按照古老的典章,新天子登基,百官要晋升一级,兵将们都受犒赏;要大赦天下,赦免常赦所不及的人。~2`芭\看′书+旺` ¢追¨最.新`璋?节`接着皇帝又追尊生母陈氏为皇太妃,尊大行皇帝的刘皇后为崇恩太后,立顺国夫人王氏为皇后,四个亲兄弟亦加官进爵。为了表示自己豁达大度,赐左相章惇为特进,封申国公,任为大行皇帝山陵使。
一四
皇帝的两个舅舅向宗回、向宗良晋升为节度使,向家子弟未当官的也都授以官职。对向家的这种特恩,京城中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新君仁孝,为了取得母后的欢心;有的说向家兄弟有拥立之功,理应受赏。但也有持异议的,说过去高皇太垂帘听政时,从来不接见家人,也不借权势厚封本家子弟。她的叔父有罪,能绳之以法,不容说情。皇帝要为高家建造府第,要封她的两个侄儿为观察使,她都竭力阻止,那才是垂帘的楷模。在这一方面,向太后则是望尘莫及!
新君即位要实行新政,他的新政先从身边开始。入内省都知梁从政参与谋立简王,降一官,念他两朝随驾,仍旧保留延福宫使的闲职。御药郝随、刘友端言行诡谲,窃弄威福,各降官三级,外出任职。原端王府管家刘瑗,办事忠心勤劳,晋升为入内省都知,主管内侍之政。副都知裴彦臣升为都知,高品童贯升为殿头。原来端王府的三位侍讲——何执中、徐勣、傅楫,都升为中书舍人,主管六部文书,分工起草六部官员任免的诏令。王府小吏高俅也被破格提拔,当了殿前亲军副都指挥使。
新君忙着安排左右亲信,大权在握的向太后则在思考如何辅助国政:元祐以来,朝中党争越演越烈,新旧两派各立门户,水火不相容,都借用皇帝的名义来争权夺利。她知道两派中都有忠臣,也都有奸臣。旧法是祖宗所创,不能全盘否定:新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神宗生前就不断修改。由于朝廷没有稳定的经国之制,朝令夕改;大臣忽褒忽贬,政府机构就像走马灯。于是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为了使王朝能长治久安,必须建立稳定的国策。法不论新旧,应行利国利民之法;人不分新党、旧党,应选用良臣循吏。这经国之制该称为“折中至正,消释朋党”。
那么在老臣中谁任左相最为合适?她想起了流放永州的范纯仁,认为他是合适的丞相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