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闻一多第2章完结
的成绩被正式录取。.求~书·帮? \更·芯?嶵¨全\ 1913年,刚满 13岁的闻一多走进了用 “庚子赔款”组建起来的“清华 留美学校”。这个学校的学制分中等科和高等科,其中中等科有五个年级, 高等科有三个年级 (以后又改为各四个年级了)。中等科新生入学后英文统 授一年级课程,只有中文依各新生程度分别列入各级。当年入学的42个新生 大多分在一至三年级,只有闻一多因中文成绩突出被列入五年级。作为留美 预备学校,一切课程设置都服从于留学,所以英文是门主课,许多课程又都 要用英语讲授。为打好英文基础,闻一多不得不留了一级,重新从中等科一 年级读起。此后,他在这座亭园优美的清华园里,整整度过了十年。 清华学校的考入,使得闻一多从闭塞的乡村走进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 心。在这里,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西方文明,并学到了许多新的科学知 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时,又由于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之地,特 殊的环境促使他的思想早熟起来。它对闻一多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活跃在清华园 闻一多是从中等科一年级读起的,到高等科毕业为辛酉年 (1921年), 人们便用习惯的甲子系年称他们为 “辛酉级”。 在辛酉级中,闻一多是个勤奋用功、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一直名列前茅; 就是寒、暑假期间读书写作也不间断。.d~1\k!a*n¨s-h-u¢.¨c′o?m/不仅如此,他的涉猎范围也很广泛, 从古诗辞到西洋的诗歌、散文,从历代兴亡的更迭到达尔文的 “天演论”, 都是“兴味盎然”、“博学众采”。闻一多还是当年清华园内颇为知名的“文 人”,从1916年起,就是 《清华周刊》和《清华学报》的积极撰稿人,以后 又先后担任这两个刊物的总编辑和编委。由于他的国学根底较好,学校的刊 物上会经常见到他所写的旧体诗和骈体诗,并以文会友。 清华园不是世外桃源,围墙里的学生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社会的变迁。随 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和掠夺的加紧,人们的忧国忧民情绪也是与日俱 增。闻一多也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忧患意识在其身上也逐渐明显起来。在围 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中心的辩论会上,闻一多常常担任主辩,反映出他 们的历史责任感。 1919年,北京学生界爆发了 “五四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影响巨大,闻 一多也汇入了这场洪流之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锻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 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 “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大战时夺去的 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遭到无理拒绝。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义 愤。-4·0¨0!t+x_t?.*c~o¢m,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 门集会游行。学生们怒火冲天,放火烧了主张在和约上签字的交通总长曹汝 霖宅第赵家楼。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 清华学校因在郊外,未能与城中取得联系。4日晚上,闻一多从进城返 校的同学那里得知了白天的情况后,挥笔抄写了岳飞 《满江红》,并在深夜 贴在了饭厅的大门上,以那深印在中国人民心中气壮山河的爱国诗篇激励自 己的同学,既体现了对北洋政府卖国屈辱罪行的愤怒之情,也抒发了他们驱 逐外寇、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 清华园沸腾了,为维护国家主权、营救被捕学生,积极讨论开展爱国运
动的办法。闻一多被选为学生代表团的成员,他以全部精力担任着宣传工作, 学校在这次运动中的许多重要文献就是他参与起草的。罢课期间,闻一多又 通过翻译 《台湾一月记》,以敲起以史喻今的警世钟。到了“六·三”以后, 闻一多还亲自参加入城演说,完全投身于爱国运动之中。他曾对父母这样说 过: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 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 “今日无人作爱国之事,亦无人出 爱国之言,相习成风,至不知爱国为何物,有人稍言爱国,必私相惊异,以 为不落实与狂妄,岂不可悲&rdquo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