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闻一多第1章完结
[史学研究] 《闻一多》作者:姚岚【完结】
引 子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
失望中抓住自我。+8`6*z?h_o′n¨g·.-c!o*m,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如猛虎。
你是一团火,
照见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
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朱自清
诗中的 “你”,就是本书中将要介绍给读者的主人公——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浠水的乡下。1946年7月15日, 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所暗杀,壮烈地牺牲于昆明。 在这不足四十八年的时间里,闻一多经历了祖国的苦难与忧患,走过了 那曲折的、充满了矛盾的、而终于找到了真理的道路。他在诗的海洋、学术 领域中孜孜探索,他为中华民族的民主事业搏击奋斗,他的一生就是动人心 弦的壮丽诗篇。\w!z~s+b,o.o*k*.^c¢o_m/ 闻一多,是诗人,是学者,是民主斗士,是一团火。 一、童年生活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在湖北浠水 县的巴河古镇附近的望开湖湖边,一幢瓦屋里呱呱坠地了一个婴儿,他,就 是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益善,号友山、友三。《论语》中的《季 氏篇》云: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可见,他的名与字号 也是出自治世经典。闻家的这个新生儿备受父母的怜爱,并期待他能光宗耀 祖。当父母送他入学读书时,就径直用了 “闻多”两字。“一多”之名则是 闻一多自己在后来改的。 闻一多出生在清末秀才之家,在这个世家望族的环境之中过着无忧无虑 的童年生活。他自5岁开始便入私塾,学习《三字经》、《幼学琼林》、《尔 雅》和 《四书》,在极其严格的家教督促下,接受了启蒙教育。随着科举制 度的废弃、新式学堂的建立,一多的祖父佐浚公仿照流行的学堂,办起了家 塾,并起名 “绵葛轩小学”。·s^o¢e.o\.?n^e^t/于是,一多又与自家的子弟在这儿读书,除了 例课之外,还学习了国文、历史、博物、修身等课程。 闻一多自小就酷爱读书,每当门外来了花轿或龙灯的时候,别的孩子都 会跑出去看热闹,只有一多依然坐在那里,安心看书,不受干扰,为此常常 会得到祖父的夸奖。一多不仅在白天念书,晚上还随父亲 (闻廷政)读《汉 书》。一次,一多 “数旁引日课中古事之相类者以为比,父大悦,自尔每夜
必举书中名人言行以告之”。这些教育对一多的一生都有价值,他后来的成 就,不能不说也受益于此。一多还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对绘画的兴趣尤 为突出。他从父辈那里受到感染,学着作画。这种发于自然的涂鸦,竟对一 多的一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0年,11岁的闻一多离开闭塞的乡村,来到武昌求学读书。秋天,一 多被颇有名气的两湖师范学堂附属高等小学校录取了。在这里无论是教材、 方法,还是执教的教师,都与旧式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家乡的家塾更 是与之无法相比。一多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新知。 闻一多在这里只读了一年,中国就发生了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辛亥革 命。它使一多中断了学业,但也使他目睹了武昌起义的全过程。 当街上枪炮林立的时候,一多不但没有惊慌,反而异常兴奋,竟然把头 后的辫子剪掉了。这可是个不小的举动啊!此刻剪掉辫子,意味着与清王朝 的决裂,然而当时的局势并不明朗,清政府的军队时刻都会反扑。但此时的 闻一多不过12岁,想的自然没有那么多。不久,反动军队很快反扑了,武昌 城中气氛紧张,形势危急。于是,学校关闭,一多随着避难的人群涌出城, 返回了老家。 当这个伢子回到乡里的时候,大人们都用惊异的目光望着眼前剪了辫子 的他。一多就像是凯旋归来的小战士,将有幸目睹的一切讲给人们听。后来, 他还将看到的情形画成类似连环画的图画贴在墙上。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