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邹韬奋第5章完结
----------------------- Page 11-----------------------
杨杏佛的遗体大殓仪式。\白¨马*书!院` \免!沸_岳+黩*此后,他经常受到特务的盯梢。当时他每天上下班 要4次往返通过法国公园,尤其在晚上,比较荒凉。朋友们认为这样危险太 大,劝韬奋暂时离开中国。7月中旬,他出国考察,开始了历时两年流亡生 涯。5个月后, 《生活》周刊被查封。 1933年8月7日,韬奋到达他球环考察的第一站意大利。10天后到瑞士, 再到巴黎。9月3日抵达伦敦。他在伦敦住了4个月,于 1934年2月回到巴 黎,然后经比利时、荷兰到柏林。4月18日,他又回到伦敦。7月14日,他 乘船去苏联参观访问两个月,于9月27日第三次回到伦敦。1935年5月11 日去美国,因为“《新生》事件”的发生于8月提前回国。 在两年的流亡生活中,韬奋实地考察了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 的苏联。特别是在伦敦,他除了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听课外,他还花了 很多时间在著名的伦敦博物馆图书馆,如饥似渴地攻读马列著作和其他进步 书刊。后来他把这些读书笔记整理编译成 《读书偶译》出版。 在忙碌的旅途中,韬奋仍不忘拿起笔去记录各国的见闻,探索救国救民 的真理。他以通讯方式写了大量文章在国内发表,这就是后来出版的三集《萍 踪寄语》。第一集主要写英国,第二集主要写德国,第三集全部写苏联,共 约37万字。这些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旅途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深刻分 析,加上他的文笔优美生动,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完. , ¢榊,颤. ,唔¨错/内.容′这些作品教育了成千上 万的中国青年,使他们了解了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出路。当然,韬奋自 己也因此开拓了视野,坚定了斗志。 在异国他乡的韬奋,仍旧摆脱不了国民党政府的干扰迫害。就在他离开 上海后不久,国民党特务在社会上造谣,胡说韬奋的出国费用是从援助马占 山的制服款中 “克扣”而来的。为了粉碎这种卑鄙的污蔑, 《生活》周刊社 把清点捐款的会计证明书和马占山的亲笔收据登报公布。 1934年8月,因为国民党特务的盯梢,韬奋错过了一次会见高尔基的机 会。当时苏联正在召开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韬奋恰好在莫斯科参观,并带 上了给高尔基的一件礼物。8月5日,在一所学校的花园里,韬奋和旅居苏 联的中共党员萧三坐在长椅上刚说了几句话,就见一个中国人凑到跟前,装 模作样的向萧三 “请教”。韬奋认识此人,知道他是国民党特务。这个特务 在他俩旁边站了一会儿,才悄悄走开。韬奋趁机赶忙对萧三说: “我很快就 回国去……在这里说话,都有些不方便呢。”他边说边指着那个走不很远的 特务。萧三当即会意,只是觉得韬奋不能参加全苏作家代表会非常遗憾。韬 奋同样感到十分可惜。他从包里拿出一部厚厚的 《革命文豪高尔基》交给萧 三说:请将我编的这本书转交给高尔基先生。”萧三接过一看,上面已经用 英、中文题好了 “敬赠高尔基先生——邹韬奋”。萧三非常高兴,认为在这 个时候,中国文化界的优秀代表给高尔基献上这样珍贵的礼物,是最合适不 过的了。-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这时候,那个盯梢的特务又走来了,他们只好握手而别。 韬奋后来去伦敦、美国游历。他在美国考察期间,国内发生了“《新生》 事件”。原来,在韬奋出国约半年, 《生活》周刊被封约两个月后,由杜重 远、艾寒松主编的 《新生》出版了。《新生》周刊继承和发扬了《生活》周 刊的光荣传统,坚决主张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1935年5 月4日,《新生》周刊发表艾寒松用“易水”笔名写的《闲话皇帝》一文。 第二天,上海日文报纸以头条新闻宣称 《新生》周刊“侮辱天皇”。接着, 日本浪人还在上海街头游行闹事。日本侵略者以“妨碍邦交”为借口,要求
----------------------- Page 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