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邹韬奋 > 第4章完结

第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邹韬奋第4章完结

----------------------- Page 8-----------------------

或代办其他委托事项。\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它就是后来影响极大的 “生活书店”的胚胎。 从离开圣约翰大学到 1931年 8月,韬奋走上社会已整整 10年。这 10 年当中,他始终没有摆脱 “政治清明”和“实业救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但 是他爱国,有正义感;他不满现状,不畏强暴,他不谋私利,追求进步。1931 年9月,一场震惊世界的事件——九一八事变促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Page 9-----------------------

三、 《生活》周刊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 内的政治形势是,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国民党政府却奉行对外妥协投 降、对内坚持反共内战的反动方针。这一切大大激发了韬奋的爱国热忱,使 他逐步认清了蒋介石统治集团的真面目和反动本质,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 望所在。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韬奋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 投身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他的思想的转变过程,可以从《生 活》周刊中找出鲜明的痕迹。 1931年7月,日本军警开枪射击我国农民,旅朝侨胞惨遭屠杀。这就是 吉林 “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惨案”。这预示着中华民族大难将临。`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韬奋在 《生活》上发表《国人应奋起一致对外》、《全民族的生死关头》等文章, 说这两个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先兆,决不能视为一时一地的事情。号召全 国人民奋起反抗。 9月18日深夜,一件关系中国命运、震动全国的大事突然发生:日本关 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发动进攻。第二天,日军侵占了沈阳等20多座城市。 4个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全部沦陷,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九一八”事变是韬奋和《生活》周刊在思想上发生急剧转变的转折点。 此后各期 《生活》周刊以抗日救亡为中心内容,并逐渐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 周报。韬奋自己说: “自九一八国难发生以来,我竭尽我的心力,随同全国 同胞共赴国难;一面尽量运用我的笔杆,为国难尽一部分宣传和研讨的责任, 一面也尽量运用我的微力,参加救国运动。” 9月底,韬奋在 《生活》周刊上发表《读〈莫斯科印象记〉》,推荐著 名学者,共产党员胡愈之的访苏见闻一书。10月初,他们两人围绕“九一八” 事变前后国内形势的问题长谈了一次。此后,胡愈之经常给 《生活》写国际 评论等文章,深受读者欢迎。 11月,日军攻占黑龙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在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 推动下,率部奋起抵抗。韬奋立即号召 《生活》周刊的读者捐款援助。他登 高一呼,群起响应,不到几天,慕捐的钱竟达12万余元,轰动全国!韬奋后 来回忆起当时群众踊跃捐款的盛况说: “其中有一位 ‘粤东女子’特捐所得 遗产2万5千元,亲交给我收转。这样爱国的热诚和信任我们的深挚,使我 们得到很深的感动。`鸿^特¨暁!税*枉· ?勉,费`阅¢黩_当时我们的周刊社的门口很小,热心的读者除邮汇捐款 络绎不绝外,每天到门口来亲交捐款的,也挤得水泄不通;其中往往有卖菜 的小贩和挑担的村夫,在柜台上伸手交着几只角子或几块大洋,使人看着发 生深深的感动,永不能忘的深深的感动!当时我们的同事几乎全体动员,收 款的收款,算帐的算帐,忙得不得了,为着急于算清以便赶早汇交前线的战 士,我们往往延长办公时间到深夜。” 1932年1月9日,韬奋在《生活》上宣布,本刊“最近已成为新闻评述 性质的周报,故有所论述,多以当前事实对象”,论事论人,一切以正义为 标准,他还明确指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崩溃,为大多 数人谋幸福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成立。 不久,国民党当局就派高级军官胡宗南找韬奋谈话。在抗日问题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