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邹韬奋 > 第3章完结

第3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邹韬奋第3章完结

的意见。这一栏也最受读者的注意;后来有许多读者来信 说,他们每遇着社会发生一个轰动的事件或问题,就期待着看这一栏的文 字。”这个专栏从第二卷第47期到1937年7月韬奋被迫流亡海外为止,全 部由他自己执笔。 《生活》周刊早期的物质条件很差,一个小小的过街楼上满满地排了3 张办公桌,那就是他们的编辑部、总务部、发行部、广告部和会议室。但是, 令韬奋自豪的是,他们有几个 “患难同事”,有广大读者的同情和支持。徐 伯昕是韬奋的亲密战友和重要助手。他原是中华职业学校珐琅科的学生,毕 业后即留在职教社工作。 《生活》周刊创办时,他是王志莘的助手。韬奋接 编 《生活》后,他又成了韬奋的得力助手。徐伯听偏重于营业和广告事务, 兼管总务。还有一位同事,叫孙梦旦,负责会计、发行工作。他们3个人同 舟共济,兢兢业业地为办好《生活》周刊尽力。待别是韬奋这个“光杆编辑”, 除了答复读者来信以外,还要自写大量稿件。他回忆说,自己 “模仿了孙悟 空先生摇身一变的把戏,取了十来个不同的笔名,每个笔名派它一个特殊的 任务。例如一叫因公,专做阐扬三民主义及中山先生遗教的文章,对 ‘总理 遗教’下一番研究功夫是他的任务。有一个叫心水,他的任务是摆出道学的 面孔,专做修养的文章。有一个叫落霞……叫孤峰……叫秋月……。这样一 来,在光杆编辑主持下的这个 ‘编辑部’,似乎人材济济,应有尽有!”他 经常忙得深夜都不得回家。他的妻子跟他开玩笑说: “我看你恨不得要把床 铺搬到办公室里面去!” 不畏强暴,抨击社会腐败现象,是 《生活》周刊的一大特色。1930年11 月间,国民党军阀、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拿他搜到的民脂民膏给母亲做寿, 耗资10多万元。韬奋立即在《生活》上发表《民穷财尽中的阔人做寿》一文, 说 “一掷巨万闹阔的青天白日下的高级官吏,不知他的钱是哪里来的,本人 不以为耻,社会不加制裁,且有党政军各要人各团体等,趋跑恐后的凑热闹!” 第二年8月初,应读者的要求,韬奋派人调查国民党交通部长王伯群贪污公 款造洋房娶小老婆的丑行,准备写成文章在 《生活》上发表。王伯群听到风 声,赶忙派两个人带着10万元巨款来找韬奋企图以“补助”的名义进行贿赂。 韬奋听明来意,把脸一沉,说: “《生活》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刊物,经费多 有困难,但是不受任何方面的津贴;一个小刊物也用不着偌大的巨款。”这 两个人见风使舵,改口说这笔现金是作为股本来“投资”的。韬奋再次拒绝, 并讽刺说: “王部长既然这样慷慨,不如替他捐助仁济堂(这是水灾救济机 关)),救救几百万嗷嗷待哺的灾民吧!”两个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8月 15日的《生活》周刊将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一块发表,严厉谴责王伯群贪污 腐化的丑行。王伯群恼羞成怒,给韬奋写匿名信进行恐吓。韬奋对这种无耻 勾当嗤之以鼻。 韬奋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办刊物的。当然,他们的心血没有白 费, 《生活》越办越好,销量也直线上升。韬奋接办时,《生活》的印数只 有2000多份,且以赠送为主。韬奋将它改为公开发行,由上海而外地以至国 外;1927年就发行2万份,1928年再翻一番,1929年已达8万份。随着《生 活》周刊事业的迅速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工作人员也逐渐增加。1928 年,招聘了黄宝珣、陈其襄两人。1930年又请了严长衍。1931年又增加了艾 寒松。 1930年9月, 《生活》周刊社成立“书报代办部”,专为读者代购书报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