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 > 第47章完结

第4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第47章完结

问题。\x~i+a.n,y.u-k`s~.?c`o_m?

我读过《剑桥中国明代史》,但没有注意你所引用的那句话。假如说我所

写的“大明王朝纪事”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点的话,那只能说是《剑桥中国明代史》的作者

和我都注意到了明代历史上的这一特别重要的特点。我注意到这一点,是在大量阅读有关

明代史料的过程之中。在阅读官修正史《明史》、私家明史著述、野史笔记、前辈先贤们包

括黄仁宇等人的著作与研究时,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甚至到了惊心动魄的程度。

描述朱元璋的个性、能力与心理状态是一件极度困难的工作。事实上到

目前为止,对朱元璋的研究远远说不上是令人满意的,不歪曲或误导已经算是不错了。如

果要简单形容的话,可以使用很多最高级的形容词。如极度强悍,极度残暴,极度诡异,

极度复杂等等。我在书中曾经引用过一句话,形容朱元璋“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在这种东西潜移默化下的治国实践、制度建设,在《皇明祖训》中对子孙的严厉训诫、帝

国恪守所谓祖宗家法的政治文化传统等等交织在一起,不但深深影响了有明一代的治理思

想与行为,对后来的清王朝乃至我们的今天,其影响都称得上至深且巨,堪称六百年来第

一人。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在中国历史上,明朝仿佛是专门为小人设计

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里,几乎所有的人都活得七扭八歪,不像人样。从宋濂、徐达、

刘伯温、方孝儒、于谦、戚继光、张居正、李贽,甚至唐伯虎、徐文长……王阳明不但生

前活得郁闷,身后,他的子孙们也不叫他省心。在那两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几乎找

不到一个活得堂堂正正、神采飞扬的历史文化人物!在这些史实中,差不多都能找到朱元

璋那“大奸之残暴”的影子。?s/s¨x¢i~a,o^s/h·u!o\._c′o~m¢你刚才说我特别喜欢用“扼腕叹息”这个词。真的,读明代

史料越多,就越是无法不扼腕叹息。

刘:朱元璋极其讨厌太监、宦官,可有明一代问题恰出在此一方面,这

不是绝大的讽刺?先是英宗朝的王振,接着是宪宗朝的汪直。刘瑾便是在武宗朱厚照一朝

得势、祸国殃民。武宗之后,世宗继位,曰嘉靖。严嵩此朝弄权,内阁获得巨大权力,宦

官弄权现象得以遏止。此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首辅渐露水面。水平高的首辅们争权

不断,酿成明代中后期持续严酷的政治斗争局面。居正之后,内阁的地位大为下降。不幸

的是,熹宗年,魏忠贤勾结浙党,卷土重来,为患深重。(此朝幸有孙承宗和袁崇焕,与清

人周旋,才保住北边境,否则多尔衮进京的日期可能不是1644年,而要提前10年)

书中很大篇幅写到宦官为害朝政,但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明代统治的许多问题正出此处,

但书中于宦官问题缺少一种连贯,希望在此听到你的解释和考虑。

李:这的确是一个软肋。我曾经犹豫过是不是专门辟出一章来写这些宦

官们。事实上,从郑和开始,王振、汪直、刘瑾、钱宁这些大太监颇有些可写的东西;好

太监,比如万历、泰昌、天启前期的王安,不但人品高,而且学养也深,就连高层士大夫

们都十分尊敬他。如你所说,明代的太监是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群体与政治现象。后来,

两个原因使我没有这样做:

其一,在《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中,我侧重展

开的是帝国制度之下,皇家与军人之间的关系,试图说明:在这种制度之下,军人既是国

家的捍卫者和皇家的鹰犬,也是君主无药可医的“心病”。那些优秀而杰出的军人,鲜有良

好结局者。这是我们民族的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