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173章完结

第173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173章完结

所谓“学术规范”。因此,从“秦学”问世以来,在“红学界”中一直是批评的声音较多,而赞同的声音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商榷文章,是上海红学家陈诏( 1928年生 )发表的一篇《 也谈秦可卿的出身问题——与刘心武同志商榷 》( 1994年第2期《 红楼 》)。后来陈诏又说:“由于刘心武同志是著名作家,而他的观点又颇新奇动听,所以他的文章引起广泛的注意,曾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红学界,很少有人认同他的意见。”

一直对刘心武给予支持的只有周汝昌。《 秦可卿之死 》这本刘心武出版的第一本红学著作,就是周汝昌题签并作序的。在序言中,周汝昌谈到,他注意刘心武的红学研究,是从刘心武发表在《 团结报 》上的“红楼边角”开始的,“我见他能论到雪芹如何写帘幔,如何写雨雪,如何写那不为人重的小丫头……”,而这些读红心得与那些教条八股的评论( 周汝昌称为“十六字真言”,即:“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语言生动,描写深刻” )大异其趣,“是他在潜心寻究雪芹的笔法”,并认为“中华的笔法是技巧,但更是境界”,西方的“叙述学”一类,“离境界还好远呢”。而到后来,刘心武由“笔法”转向考证秦可卿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意,这更引起周汝昌的认同:

这更使我想到我曾说过的一点意思:所谓“红学”,是由《 红楼梦 》本身的特点发生的,是读它的人“读出来的”,而绝非掉自天上,或“黄袍加身”式地从外边拉过来强加于它的。小说家除了念那“形象……性格……”的真言之外,许不许应不应思索一些别的问题?心武是不是在这儿落入了“红学考证派”的“泥坑”里去了?……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