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24章完结
胡适的《〈 红楼梦 〉考证 》中说:“敦诚字敬亭,别号松堂,英王之裔。+齐¢盛_晓¢说*惘¢ ~首-发?他的轶事也散见《 雪桥诗话 》初二集中。他有《 四松堂集 》诗二卷,文二卷,《 鹪鹩轩笔麈 》一卷。他的哥哥名敦敏,字子明,有《 懋斋诗钞 》。我从此便到处访求这两个人的集子,不料到如今还不曾到手。”
胡适写于民国十一年( 1922 )五月十一日的《 跋〈 红楼梦考证 〉》又说:“今年四月十九日,我从大学回家,看见门房里桌子上摆着一部退了色的蓝布套的书,一张斑驳的旧书笺上题着《 四松堂集 》四个字!我自己几乎不信我的眼力了,连忙拿来打开一看,原来真是一部《 四松堂集 》的写本!这部写本确是天地间唯一的孤本。因为这是当日付刻的底本,上有付刻时的校改,删削的记号。最重要的是这本子里有许多不曾收入刻本的诗文。凡是已刻的,题上都印有一个‘刻’字的戳子。刻本未收的,题上都粘着一块小红笺。题下注的甲子,都被编书的人用白纸块帖去,也都是不曾刻的。—— 我这时候的高兴,比我前年寻着吴敬梓的《 文木山房集 》时的高兴,还要加好几倍了!”
胡适过去已经从《 八旗人诗钞 》(《 熙朝雅颂集 》)中发现敦敏、敦诚兄弟的诗集,有四首诗是访问或寄怀曹雪芹的,胡适根据这四首诗中的词句在《〈 红楼梦 〉考证 》中作了一些关于曹雪芹生平情况的推断。`微?趣_小+税~ ?无`错?内+容?如从“秦淮残梦忆繁华”、“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等诗句,“证明曹雪芹当时已狠贫穷,穷的狠不像样了”( “狠”即“很”,乃当时习惯 ),等等。对于曹雪芹的生卒年,则从一些其他材料作了间接的推断。
在发现了《 四松堂集 》后,根据诗集中新发现的《 挽曹雪芹 》诗注明“甲申”,胡适更正了自己过去的推断,作出新的结论:“曹雪芹死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 一七六四 )。……曹雪芹死时‘四十年华’。?墈*书¢屋* \免`废·阅·黩¨这自然是个整数,不限定整四十岁。但我们可以断定他的年纪不能在四十五岁以上。假定他死时年四十五岁,他的生时当康熙五十八年( 一七一九 )。”
胡适发现了敦诚的《 四松堂集 》,但敦敏的《 懋斋诗钞 》至今尚未找到,如果能找到《 懋斋诗钞 》,可能会有新的收获。周汝昌接到四哥的来信,就到图书馆中去查。真没想到,这部敦敏的《 懋斋诗钞 》,胡适多年来四处托人访求寻觅而未得,居然就静静地放在燕京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这真应了那两句俗语: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周汝昌永远难以忘怀燕京大学图书馆那一套借书程序:首先填写一张小借书单,交给借书处的服务员;这个馆员把借书单用吊篮传送到楼上书库;不一会儿,篮子吊了下来,里面就是一本书。拿出借书证,附到书的存卡上,签名登记,就可以把这本书拿回宿舍去阅读。
周汝昌异常兴奋地借出《 懋斋诗钞 》,连夜挑灯细读,立刻有了重大发现。再参阅胡适的考证著作,作辩证思考,将新发现的情况予以逻辑的连贯,很快写成一篇文章,题为《 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 懋斋诗钞 〉中之曹雪芹 》,文尾署下写作日期和地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于燕京大学。
这篇文章的考证逻辑有这样几步:
首先,从《 懋斋诗钞 》的敦敏自序确定了敦敏编自己诗集的时间和地点:“敦敏是从乾隆二十三年从东北回来,一直住在北京,来往于东郊通县一带,二十八年夏天才把所作各诗收集起来,而写了这篇序冠在卷头。”
题记重返燕园(4)
其次,发现《 懋斋诗钞 》中所收的作品“并不止于那年夏日以前的”,还收有写序以后的诗作,并且集中的全部诗作“是以作成先后而编排的”。
第三,集中有一首《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