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 > 第23章完结

第2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红楼风雨梦中人第23章完结

另一种有影响的索隐派说法是“清世祖与董鄂妃说”。^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王梦阮和沈瓶庵著《〈 红楼梦 〉索隐 》所主,于1916年( 民国五年 )由上海中华书局铅印出版。

《 索隐 》提要中说:“吾闻于京师故老云:是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及当时诸名王奇女也。”清世祖就是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董鄂妃本来是一个满族官僚的女儿,内大臣鄂硕之女,先嫁于福临的弟弟襄亲王穆博果尔,在穆博果尔生前,顺治就爱上了这个弟媳妇,穆博果尔忧愤而死后,顺治就把弟媳妇纳为妃子。可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个董鄂妃说成是明末清初的名妓董小宛。其实董小宛比顺治帝大十五岁,她死时顺治帝才七岁,她本来嫁给了江南才子冒襄而且一直没有离开过,可以说与董鄂妃风马牛不相及,但民间传说却说得有板有眼。《〈 红楼梦 〉索隐 》就持这种观点。

第三种是蔡元培著的《〈 石头记 〉索隐 》,于1916年( 民国五年 )在《 小说月报 》1至6期连载,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

这本书的中心观点是认为《 红楼梦 》乃“康熙朝之政治小说”,书的宗旨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认为贾宝玉是影射康熙废太子胤礽,十二钗则是清代的十二个文人朱彝尊、高士奇、徐乾学、姜西溟等,说“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墈^书′君, +芜.错?内,容?由于蔡元培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很高,《〈 石头记 〉索隐 》宣传民族主义,与当时推翻清王朝而恢复汉族的统治地位的现实政治密切相关,所以很热销,到1930年( 民国十九年 )已印行第十版。

第四种是邓狂言著的《〈 红楼梦 〉释真 》,于1919年( 民国八年 )由上海民权出版部出版。

此书认为《 红楼梦 》是一部“明清兴亡史”,说曹雪芹“增删五次”是写了“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五朝史”,说贾元春影射明代末帝崇祯,迎春影射福王,探春影射唐王,惜春影射桂王,即所谓南朝三王。而贾宝玉既影射顺治又影射乾隆,迎春、探春、惜春又分别影射吴三桂、吴应熊、郑成功、耿精忠、尚可喜等人。

胡适和俞平伯的著作就是针对这些索隐派的观点,通过对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指出索隐的方法和结论都十分荒谬;而正面得出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家史”和“自传”,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补的基本认识。,小!说-宅` -勉/沸′越\渎^

题记重返燕园(3)

胡适是“历史考证”,他主要是对《 红楼梦 》的作者家世和版本区别作了初步的探索,指导性的治学思想是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实验主义”( 或曰“实用主义” ),实际上也是对乾隆、嘉庆年间的传统考据学即“乾嘉学派”的继承发扬。表面看来,索隐派也承乾嘉学派考证的余绪,但它走了偏锋,将考证变成了漫无边际的索隐猜谜。

《〈 红楼梦 〉考证 》1921年11月12日“改定稿”的最后结论里,胡适明确表示:“我觉得我们做《 红楼梦 》的考证,只能在这两个问题上着手;只能运用我们力所能搜集的材料,参考互证,然后抽出一些比较的最近情理的结论。这是考证学的方法。我在这篇文章里,处处想撇开一切先入的成见;处处存一个搜求证据的目的;处处尊重证据,让证据作向导,引我到相当的结论上去。我的许多结论也许是错误的,——自从我第一次发表这篇《 考证 》以来,我已经改正了无数大错误了,——也许有将来发见新证据后即须改正的。但我自信:这种考证的方法,除了《 董小宛考 》之外,是向来研究《 红楼梦 》的人不曾用过的。我希望我这一点小贡献,能引起大家研究《 红楼梦 》的兴趣,能把将来的《 红楼梦 》研究引上正当的轨道去;打破从前种种穿凿附会的‘红学’,创造科学方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