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94章完结
1901年,西北的玛格丽特(Margueritte)村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阿尔及利亚人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微¢趣`小¨税?枉¨ \追,最*歆+蟑¨結+除此之外,在阿尔及利亚,整整40年里没有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反法起义,上一次还是在普法战争期间。然而,对泛伊斯兰主义反叛的恐惧很容易在法国人群体中造成恐慌。1913年,在东北的城市君士坦丁(Constantine),安德烈·塞尔维耶(André Servier)写出了大受欢迎的《未来的危难》(Le Péril de l’avenir),警告称在突尼斯、埃及和奥斯曼帝国的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民族主义的潮流已经开始在北非各族人民之间蔓延,更不必说在边境另一边的利比亚,意大利军队正逆着当地穆斯林的意愿,确立起新的殖民者身份。[18]类似的书籍接二连三地出现,都是同样的论调。在法语报纸中,一般性的犯罪一律被扣上“本地人”或者“卡比尔人”的帽子,仿佛是在暗示阿尔及利亚本地人对恶劣犯罪有特别的嗜好,或者对通常意义上的犯罪天赋异禀。[19]1913年之前的三年里,基于有可能在旅程中接触到宗教和政治极端主义,阿尔及利亚人的麦加朝圣遭到禁止。·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1913年,麦加朝圣再度获得批准。当地的法国官员阴阳怪气地问,为何出现了一艘德国轮船搭载朝圣者。[20]
同年,突尼斯的一家剧团在阿尔及尔首演了一部现代阿拉伯戏剧,Najib al-Haddad的《萨拉丁》(Saladin)。[21]该剧的题材带有浓烈的政治气息。萨拉丁是一位伟大的穆斯林领袖,曾经在圣地抗击十字军,征服耶路撒冷,他的才略、胆识和胜利者的骑士风度为他赢得了荣誉与尊敬。简而言之,他是全体阿拉伯人的英雄。回顾他的一生就是在提醒观众,当年的阿拉伯人曾经是主人而不是臣民。那个时代显然早已远去,不免让人心生苦痛。然而到了1913年,受过教育的阿尔及利亚人正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作为本民族历史的参与者,虽然是被法兰西共和国塑造的,也深受其价值观的灌输,但并没有完全对巴黎言听计从,任其摆布。1907年,在阿尔及尔出版的一本书简要介绍了阿尔及利亚历史伟人的生平。法国的共和主义者们明白,这种圣徒传的形式对于国家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他们自己就喜欢用类似的办法。\b!i·q¢i¨z*w¨w?.*c^o!m¨
与此同时,当面对如何在为数众多的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卡比尔人之中将少数的欧洲人组织起来这一问题时,事实证明“自由、平等、博爱”这套共和主义永恒的价值观是极具可塑性的。一些共和主义者将同化原则奉为圭臬,理想是将阿尔及利亚人转变为法国公民。他们认为这是法国推行教化的使命。“我就是对全人类团结深信不疑的那种人。”总督吕托(Lutaud)在1913年5月的一次讲话中说。[22]但在吕托看来,如果说这种团结终究会实现的话,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要按法国人的条件,行法国人的方便:
每当一个(当地的)个人从教育和文明中受益,他就离我们更近了一点儿。他可以积少成多,得到和我们同样的权利。这是演进的法则,缓慢却必然、难以察觉但又确凿无疑的转变之法则。当原住民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教养时,当他们把某些偏见抛之脑后时,我们就能完全接受他们提出的要求了。
从阿尔及利亚人的角度看,法国人所承诺的转变,其实基本上是察觉不到的。到了1913年,法律和惯例中依然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阿尔及利亚人是法国的属民,却不是法国公民。阿尔及利亚人是有可能成为法国公民的,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放弃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神职人员(以及很多同胞)会将这种入籍行为视为背教,这样的后果也是需要承受的。1909年之前的10年间,仅有337名阿尔及利亚人成功申请入籍,成为法国公民,另有214人遭到拒绝。[23]与此同时,法国人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并没有全部授予阿尔及利亚人。后者要受到额外的法律约束,穆斯林与法国官员顶嘴,或者按照当地传统在婚礼上鸣枪以示庆祝,都是违法行为,可以进行处罚。仅凭总督的一面之词,就可以对阿尔及利亚人实施行政拘留,最长可以关押三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