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1913,一战前的世界第45章完结
虽然圣彼得堡被帝国的各个民族主宰着,尤其是俄罗斯人,但这座城市却有一种国际化的感觉。?j\i~n¢j^i?a`n,g`b~o`o/k,.\c!o+m¢这里有一个热闹的英国侨民区。体面人士之间普遍讲法语,还有一家法语报纸报道法国国内的各类新闻,用法语报道俄国政治,也必然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法国毋庸置疑的伟大。[法国学院开设了关于伏尔泰的课程,《圣彼得堡杂志》(Journal de Saint Pétersbourg)刊登了一系列关于尼古拉的祖先亚历山大一世的头号敌人——拿破仑的文章。]一个由5万人组成的德国人社区拥有至少7座教堂、5个唱诗班、一座剧院和两家日报,他们为此深感自豪。[47]
1913年,身穿制服的仆人和宏伟的宫殿,依然昭示着这座城市的特征——贵族教养、贵族财富。弗拉迪米尔·德·别林斯基(Wladimir de Belinsky)在《圣彼得堡杂志》上撰文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首都有圣彼得堡这么多的搬运工,他们构成了一个部族,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个国家!”[48]然而在贵族的旧宫殿旁边,是中产阶级的新宫殿。/0/0?小?税*惘. ,冕/费·跃¢毒,喀山大教堂对面屹立着胜家缝纫机公司俄国分公司,建筑所采用的是巴黎或布达佩斯的现代风格,而不是彼得堡的传统风格。沿着涅瓦大街再往前走一些,是叶利谢耶夫(Elisseeff)熟食店,它的商品宣传采用了法语、德语和俄语。这条街上的广告牌上,从英国茶到法国香水无所不包,刺激着顾客们的购买欲。[49]
多年以后,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报道贝利斯审判的那名记者的儿子——依然能够一口气说出圣彼得堡童年时光里的那些英国商品:
皮尔斯(Pears)皂,干的时候是黑焦油色,用潮湿的手指拿到光下,却仿佛黄宝石一般,人们在晨浴时总是需要它的关照。把英国折叠式浴盆的橡胶下盖打开,里面起泡沫的水流到污水筒里,浴盆的重量也一点点减轻,这种感觉很是愉悦。“我们不能给膏加量,那么我们就给管加长。”英国牙膏如是说。早餐时,汤匙在从伦敦进口的金黄糖浆中转呀转,镀上一层层金灿灿的糖圈,再拿出来往俄罗斯面包黄油上抹开沉甸甸的一大坨。各种让人感到舒适、赏心悦目的东西,从涅瓦大街上的英国商店源源不断地涌来:水果蛋糕、嗅盐、纸牌、画谜、条纹上衣、洁白的网球。!7!6\k+s′./n¨e?t\[50]
涅瓦大街上,海军部大厦与丰坦卡(Fontanka)运河之间的55座大楼中,有28座带有银行,这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既要储蓄,也要投资。[51](1913年,普罗科菲耶夫在Nikopol Mariupolsky冶金公司投资了4 000卢布,后来又投资了水泥行业——这两大行业在经济扩张和城市建设的时代很有前途。)[52]
从涅瓦大街快走10分钟就到了阿斯托利亚酒店(Astoria Hotel),圣彼得堡最豪华、最新的酒店,十足的现代化风格,即使放在柏林、斯德哥尔摩或者哥本哈根也不会显得突兀。酒店对面的大楼也同样引人注目,那是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意志帝国新建的大使馆,它的设计师彼得·贝伦斯正是几年前设计了柏林的AEG公司透平机制造车间的那位。虽然大楼的立面张扬地展示着按照圣彼得堡风格设计的古典柱,但这些柱完全没有用圣彼得堡风格的任何装饰加以美化。英国记者乔治·多布森(Gee Dobson)对这座城市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加劲儿”,加快速度大步迈向现代化。[53]他写道:“不到10年前”——
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圣彼得堡只有两条大街,似乎吸引了所有的人——涅瓦大街和大海大街(Great Morskaia Street)——相当于俄国首都的牛津街和摄政街。如今已经有其他很多重要的大街,例如花园大街(Sadovaya Street)和戈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