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战争的悲悯 > 第158章完结

第158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58章完结

其他的回忆

纵观全局,我们需要批判地重新审视本书序言中讨论过的假设: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战争的还原和回忆是极度可怕而恐怖的。′x-i\n_t/i·a!n~x`i?x_s-..c_o!m?就连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诗歌也并非公认地那么具有“反战”情结。在欧文的诗歌全集中,103首作品中只有31首能够算得上是含有“反战”意味的。而在这其中,萨松的作品《吻》则是关于肉搏战的矛盾心理的最好诠释。

萨松关于战争的最著名谴责——战争即“侵略与征服”,被一小部分和平主义者所称道,但他的一些朋友和上司则认为这是“神经病”的症状。他们并没有送他进军事法庭,而是宽容地将他送去了“痴呆镇”——克雷格豪斯的精神病院。在经过治疗之后,他和欧文都自发成为了现役军人。与其说对战争持有敌意,不如说其他“战争诗人”对此表现出的是一种矛盾的情感。查尔斯·汉密尔顿·索利便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当你见到百万个无口的死者》(When You See Millions of the Mouthless Dead,1915)基调肃穆,但不能算得上是充满“反战”感情。阿波里奈尔和温加雷蒂也不属于反战诗人,但后者的诗歌具有神秘的现代主义色彩,但其《河流》以及《意大利》等诗歌作品却充斥着感人的爱国情操。~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著名诗歌并非由那些真正荷枪实弹浴血奋战的人写就的:托马斯·哈代创作《战后的平静》(And There Was a Great Calm)时已78岁高龄;埃兹拉·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Hugh Selwyn Mauberley,1920)根本算不上是战争诗歌,充其量是一位从未接近过堑壕的作家的拙劣模仿和再现。

德国诗人中,对战争最为耿耿于怀地进行谴责的当属里尔克;但是尽管他应征入伍,并短暂地服役于第一步枪预备役团,但他始终没有上过前线。《企鹅图书第一次世界大战诗歌合集》(The Penguin Book of First World War Poetry)的第二版中收录了托马斯·哈代、吉卜林、D·H·劳伦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以及其他9名著名女性诗人的作品(为了照顾女性的情感)。然而这些人也无一人有过作战经历。还有一些诗歌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对战争的热情,特别是布鲁克的作品——迄今为止所有战争诗人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以及朱利安·格伦费尔、约翰·麦克雷以及爱德华·托马斯。~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战争期间出现的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无论其作者究竟有无作战经历,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流露出爱国主义情感。

反战散文同样遭到了质疑。据休·塞西尔观察,尽管《西线无战事》可谓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题材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但在1918年到1939年期间出版的逾400部战争虚构类小说中,该作品并不具有典型性。战争期间,爱国主义情感是压倒一切的基本情感。伊恩·海的作品:《第一个十万》(The First Hundred Thousand,1915)充斥着战争初期人们表现出的热情。战时具有强烈国家情感的作品包括威廉·J·洛克的《红色星球》(The Red Pla,1916)和《坎坷的道路》(The Rough Road,1918),以及约瑟夫·霍金的《火幕》(The Curtain of Fire,1916)。战争结束后,人们的头脑仍未清醒。《觉醒》(Disenchantment)这本书本身并没有达到惊人的销量:截至1927年,该书在英国仅卖出9000册。《没有条纹的勋章》(Medal Without Bar)虽然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