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完结(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30章完结
他同样认为:
当一个人故意做出某些行为时……他没有必要去考虑他的余生……这就是我的感受……他获得了该获得的东西……这也是战争为何永无止境的原因。
在杀戮的同时,杀戮者自身的性命也岌岌可危。当然,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意愿并非出于自觉的死亡意志,这是因为人们无法(或不去选择)对其生存概率进行判断所致。在法国服役的英国士兵中有1/2的人伤亡;那些真正在前线作战的人——特别是当进攻打响时——牺牲的概率尤其高,更不用说负伤或被俘。法国士兵的死亡概率甚至更加糟糕。“在战斗开始前,死亡就已等待着我们了”,一位士兵在1917年如是说。尽管人们对于自己存活的概率不得而知(作为机密,伤亡人数需要高度保密),但通过一系列的经历,对此不难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有些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被杀害的可能性。诺曼·格拉登仍然记得“战役打响前的若干小时里……所经受的心灵痛苦和折磨”:“我实在找不到自己能够再次逃离死伤命运的确切原因。”
但这种想法似乎根本无法阻止人们战斗的脚步。这是因为人们成功说服自己,死亡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一个人在战场上的时间越长,目睹的死亡情况越多,就越发让人感觉他成为超越“概率律”的一个特殊的侥幸。云格尔注意到,尽管面临着殒命狙击手枪口的危险,人们仍然选择借道阿尔滕堡阵地的公路,这正是“老兵固有的对子弹威胁的免疫力。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但每天仍然有人因为这种疏忽和无所谓的态度而丧命”。同样,有些人对未爆炸的炮弹和手榴弹不屑一顾。当云格尔目睹自己的亲兄弟在枪林弹雨中被担架抬走时,他甚至比他兄弟自己还要担心。“一部分原因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幸运信心满满。人们都认为自己会是幸运的,会安然无恙,这使得他们低估了危险。”同时,人们知道自己的命运会被子弹不可预知的飞行轨迹夺取或幸免,因此他们开始相信宿命。“谢天谢地,我们只能死一次”,1918年春,云格尔的手下在向枪林弹雨进发时如是说。帕特里克·麦吉尔曾写道,“在死亡的众多可能性中,我失去了对生活的把控。”科鲁特韦尔注意到,“几乎所有士兵在服役期间都成为一个宿命论者,他们绷紧的神经也因此得到宽慰,将自己生存的机会托付给老天。但这种宿命论总归是建立在相信自己仍有机会活下来的侥幸心理之上的。”有时候,这种宿命论是通过对别人的生死近乎麻木不仁的态度表现出来的。许多亲历者都目睹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在见到他们的队友突然被杀害或受伤时无动于衷的表现,一个士兵的阵亡突然之间“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成为了死亡的替代品”。简而言之,每个人(如同弗洛伊德的观点)都相信作为个体,自己不会是被剥夺生命的那一个: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