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战争的悲悯第118章完结
因此,德国的经济局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5′0′2_t¨x^t\.,c\o·m/战争的花销甚至比悲观者的预期还要多。包括社区和社保体系在内,公共总开支从战前占国民生产净值的18%,飙升至1917年的76%。税收仅能满足开支中的一部分。政府提高直接税收的失败体现了商业的强大政治地位,因为正是它们——尤其是工业行业——成为战争的受益人和暴发户。典型的案例是抵制1916年6月引进的对所有商业活动均按照统一费率课税的营业税。与此相反,大量开支通过贷款得以支付。鉴于德国只能向国外借到有限的资金,大部分借款压力落到了德国的资本市场头上。然而随着公共部门赤字的螺旋上升,贷款的程度超过了公众向政府贷出的额度。1918年11月,德国的流动债务达到512亿马克,占到德国总债务的34%。过度的公共借款反过来导致了货币的迅速扩张(出现在1914年7月31日德国银行非法终止现金支付之后)。通过对德国银行储蓄条令的若干修改,8月4日通过的法令为无限的货币增长创造了机会。其后,流通的货币以每年38%的速度增长。货币的扩张导致了通货膨胀,尽管在物价调控下,情况稍微有所缓解。然而,人为制造价格差别的管控造成市场的畸形发展,从而使得提供必需物资的黑市蓬勃兴起,加剧了官方市场货源短缺的局面。+l/a+n\l_a¨n^w\e¨n+x!u^e^.\c¨o~m¢这种让人无奈的购买力出现过剩,并降低了经济效益,让德国逐渐陷入国内崩溃和失败的泥沼。
从这一论点中我们能够得出,英国的财政优势奠定了它胜利的基础——劳合·乔治坚信这一点。作为财政大臣,他惊讶地发现,战争伊始英国的承兑所几欲崩溃,清算银行也使得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兑换陷入全面停滞。(它们就可以向客户提供低于银行费率的流动资金。)延期偿付的政策以及延长的银行假期拯救了承兑所,但尽管清算银行再三恳求,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依旧坚持1844年的协定,避免任何形式的停滞状态。双方达成一致,货币兑换应当继续,但银行利率继续降低1个百分点。一周后,银行能够对8月4日以前接受的所有票据进行贴现,这缓解了承兑行的现状,不得不说是一种胜利。劳合·乔治也因此声名鹊起,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909年有人预言,如果预算法案通过,伦敦金融城将面临破产。劳合·乔治已经成功击败了银行家。几周后,他在女王大厅的著名演讲中透露出了些许骄傲:“你们身上有没有面值5英镑的纸币?(笑声和掌声)要是有的话,烧了它吧。还不是几张废纸!它们是用什么造的?残片碎布罢了……可它们价值几何?事关大英帝国整体的信誉啊。,w′u+x?i¢a+n+g′l`i-.,c¢o!m`(更大的掌声)”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整体信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9月,他在另一次演讲中说道:“我认为,资金问题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就连凯恩斯本人都被这种乐观情绪所渲染,但之后他的心态却大为逆转,变得悲观消沉。1915年1月,他是如此说服其友人伦纳德和弗吉尼娅·伍尔夫的,“我们志在必得,并以一种伟大的姿态,在最后关头调动我们所有的才智”——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的——“以及我们的财富,来解决这个问题。”
死亡的代价
由此产生了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问题:既然德国战时的财政状况如此不济,既然协约国有如此强大的英国财政系统作为支撑,后者为何还要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才赢得战争呢?
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财政预算比输掉战争足足高出两倍。许多人尝试用多种方法对所有参战国的战争开支进行估算(以美元计)。根据一种算法,协约国的“战争总开支”(即与战前的“标准”相比较,新增的公共开支)达到1470亿美元(包括法国、英国、大英帝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比利时、希腊、日本、葡萄牙、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相比之下,同盟国的开支为615亿美元(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和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